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资料.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资料

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资料 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题词类活用的答案 名词用作动词 1.传:押送(1)。 2.西:西行(1)。 3.迹:追踪(4)。 4.罪:责备(6)。 5.膏:涂抹(9)。 6.法、则(10):效法。 7.君:作为君(16)。 8.供状:写供状(15)。 9.序引:作序(23)。 10.亲:敬重。子:爱抚(24)。 11.鲜羞、褐裘:吃鲜美的食物、穿漂亮的衣服(29) 12.鲁邹、公侯:做孔孟那样的圣人、封公封侯(29)。 13.疵:批评(36)。 其余见“词义”章408页。 ? ?????名词用作状语 见“词义”章410页。 ? 使动用法 1.阙其中(15):使……空缺。 2.极元气之和(21):使……极。 3.休老补病(21):使……休养,使……得到救治。 4.陶一世之民(22):使……快乐。 5.生生(28)使生命生长。 6.寤之(29):使……醒。 7.冰其里(33):使……结冰。 其余见“词义”章412页。 意动用法 1.病病:以病为病(8)。 2.耻医术之名(20):以……为耻。 3.公天下(24):以……为公。 4.末张孙、本轩岐(26):以……为末、以……为本。 5.优群方、劣经论(26):以……为优、以……为劣。 6.坐井小天(33):以天为小。 其余见“词义”章413页。 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题填空答案 文意理解 ? 1. 文意理解是指对? 文章语句含义? 的理解,以及对? 篇章宗旨 和? 文中义理 的领悟。 2. 文意理解,古代属于? 章句? 之学,唐人归入? 义疏? ,宋人发展为 义理 。 3. 阅读中医药古文献的最终目的是读取? 中医药学术信息 。 4. 要理解古代医药文献的文意,需要综合运用? 古代语言文化?? 知识、? 中医药? 知识?? 现代科学? 知识。 5. 文意理解的过程,是? 读者? 与? 作者? 沟通思想的过程。 6. 提要钩玄 是理解传统医药文献文意的基本方法。 7.中国传统文化以 形象 思维和? 意象? 思维见长,重视? 举一反三? 的能力。 8.古人喜用? 譬喻? 、? 暗示? 、? 例证? 等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图。 9.“据文揣意”是文意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领悟言下意、推知未言意,应当从 揣摩字句意? 、? 抓住关键字 、 明写作意图? 、 由此而及彼?????? 四个方面入手。 10.张介宾在《类经·序》中引用“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的句子是语带双关,除了字面义,还暗示 希望医学界如山河般宽容,接受《类经》。 11. 柯琴《伤寒论注·自序》:“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其中“杨”指 杨朱 ,“墨”指 墨子? 。 12. 要提取句、段、篇章的要旨,可通过 找出共性? 、 依据意图? 、? 抓住要点 三个方面入手。 13.“凡例”的写作目的主要是? 说明书的撰写体例 。 14. 医案的撰写宗旨是 传医德 或 垂教训 。 15. 医家传记中的医案,其写作目的主要是? 表现医家的医学造诣 。 16. 误解文意主要表现为 缺乏文史医药知识? 、? 脱离全段篇章宗旨 、? 误注、误读、误译 。 17.误解文意的原因,除了失于校勘、不明逻辑、不识行文体例等之外,还有两条,就是? 知识欠缺? 和? 脱离宗旨 。 18.王焘《外台秘要·序》“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句中,“问”应理解为 责问 ,而“天”则暗指? 皇上? ,此句旨在 表白心迹 。 19.《极言》首段“我志诚坚,彼何人哉”句中,“彼”与“我”相对,逻辑上应指? 动摇 之人。 20.文意理解是 知识、? 技能? 和? 悟性 的综合运用,需要大量阅读积累和长期着意的练习,才能使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 ?古代文化知识 ? 1.十天干依次为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2.十二地支依为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3.古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是 干支? 纪日法;《黄帝内经》中较多用 天干?????? 纪日。 4.金·窦默《标幽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句中,从时间上说,“望”指 农历十五 ,“晦”指? 月终? ,“弦”指 初七八? 或? 二十二三? ,“朔”指? 初一? 。 5.写出下列时段的钟点:(如“夜半”:3~1时。) 鸡鸣: 1-3? ,食时: 7-9? ,日昃: 11-15 ?,黄昏:? 19-1? 。 6.孟春:? 正 月,仲夏:? 五? 月,季冬:? 十二? 月。 7.春秋时期有所谓“三正”,“正”即 ?正月的月建? 之意,俗称? 岁首???? 。夏历以相当于现今阴历的 正 月正。 8.从纪年法说,? 年号? 和? 干支? 合计的方法比较可靠,如明·陈实功《外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