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性发展
一、小班化教学的定义及发展趋势 “小班化” 一个班级一般不超过25人,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小班化”教育 2001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研究会给“小班化教育”定义: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个性的发展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形式。一个班级通常控制在25—30人。 起源和发展趋势 美国在80年代开展小班实验,每班25人。90年代后期又提出每班18人。之后西方国家相继开展实验研究,德国全国平均25人,英国20—25人,加拿大25—30人。 我国上海市在96年开展实验研究,全市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开始试点。96年之后,北京、杭州、南京等市相继开展。 2001年,浙江诸暨市三都小学开展研究; 2010年7月,济南三中在济南市高中率先实现小班化教学; 2010年9月,江苏常州横山桥高中、江苏太湖高中实行小班化教学。 2010年8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小班化教学高级研讨会”在温州召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在会上介绍小班化教学经验。 随着入学儿童的减少,教师、校舍都将会更加富裕,小班化教学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二、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几个问题 小班化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基础。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革马利翁效应)(为什么家长给老师请客送礼有了答案)。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教育学理论基础。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3、教育方针、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公平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小班化教学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小班化教学的目的 1、从教学过程的角度 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老师的教学品质。 2、从教学结果的角度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接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小班化”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求学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班化”教学模式以分层——合作——交流为核心,基本有以下几种表述。 第一种: 1、复习检查,以旧引新;2、明示目标,出示问题; 3、学生自学,教师指导;4、分组讨论,互帮互学; 5、回答问题,学生点拨;6、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7、学生演示,教师点评; 8、巩固小结,呼应目标; 9、精选作业,分层布置。 第二种: 创设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达标检测。 第三种: 1、确定目标:每组学生目标因基础不同而不同。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没有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没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重要部分,分好组,人人讲,大胆讲,自己说明白大家听清楚。 4、集体交流:组与组在全班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和讨论问题。 5、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达成度进行归纳、反馈,二是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表现作出积极、科学评价。 小班化教学策略 1、互动教学(旨在改变满堂灌现象) 教学目标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为多元的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结构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 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为主动、全员、实质参与 教学组织形式变个体单独学为集体共学、多向学习。 2、合作学习 每个学生按不同的学习需要参加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学习的进程。 提出学习任务——启发独立思考——导入讨论——教师导视,及时调整——全班交流,师一评价——围绕课程深入学习。 3、分层教学,以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为前提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分层设标,分组教学、分类指导,让优等生从吃不饱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让中等生往上靠一靠就能体验到成功,让学困生通过自身努力也能掌握到学习的乐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及时反馈 教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适时地给予点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三级高级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doc VIP
- DB43T 1063-2015 动物疫苗储藏和运输技术规范.docx VIP
- 国富氢能 上市招股说明书.pdf VIP
- 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docx VIP
-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李力利习题答案.pdf
- 六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必威体育精装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检测试卷人教新课标.doc VIP
- 《兽用疫苗运输、保存及管理技术规程》.pdf VIP
- 航空航天行业民用飞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方案.doc VIP
-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_副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