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阶段{车型,参数,构成,公式,图型,标准等}已结束,骨架已好,下一步丰肉以及建模{主要}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汽车设计p200}
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1.侧倾中心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侧倾中心W的确定
横臂相互平行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侧倾中心W的确定
2.侧倾轴线
在独立悬架中,汽车前部与后部侧倾中心的连线称为侧倾轴线,大致以地面平行。
侧倾中心高度:
前悬架0~120mm
后悬架80~150mm
3.纵倾中心
双横臂悬架的纵倾中心参考图
4.纵向平面内上、下横臂的布置方案{参看汽车设计p204-p207}
弹性元件的计算
此次设计用的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参看{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136-p139}
双横臂悬架的刚度C和弹簧刚度Cs关系
悬架系统刚度,通过杠杆比推算螺簧刚度
悬架刚度C和弹簧刚度Cs关系:
式中 (杠杆比)
得:
其它计算与校核参看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136-p139
减振器
本次设计用的为筒式减振器
包括:双筒式,单筒充气式,双筒充气式
双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图
1-活塞;2-工作缸筒;3-贮油缸筒;4-底阀座;5-导向座;
6-回流孔活塞杆;7-油封;8-防尘罩;9-活塞杆
双筒充气式减振器的优点有:①在小振幅时阀的响应也比较敏感;②改善了坏路上的阻尼特性;③提高了行驶平顺性;④气压损失时,仍可发挥减振功能;⑤与单筒充气式减振器相比,占用轴向尺寸小,由于没有浮动活塞,摩擦也较小
相对阻尼系数ψ的确定{参考汽车设计p210}
相对阻尼系数ψ的物理意义是:减震器的阻尼作用与不同刚度C和不同簧上质量的悬架系统匹配时,会产生不同的阻尼效果。ψ值大,振动能迅速衰减,同时又能将较大的路面冲击力传到车身;ψ值小则反之,通常情况下,将压缩行程时的相对阻尼系数取小些,伸张行程时的相对阻尼系数取得大些,两者之间保持=(0.25-0.50)的关系。设计时,先选取与的平均值ψ。相对无摩擦的弹性元件悬架,取ψ=0.25-0.35;对有内摩擦的弹性元件悬架,ψ值取的小些,为避免悬架碰撞车架,取=0.5
取ψ=,则有:,计算得:=,=.
减振器器阻尼系数
减震器阻尼系数
悬架系统固有频率
理论上
考虑不同的布置形式来确定{形式参考设计P211}
减振器最大卸荷力
工作缸直径D
公式
为工作缸最大允许压力,取3~4Mpa;为连杆直径与缸筒直径之比,双筒式减振器取=0.40~0.50,单筒式减振器取=0.30~0.35{参考汽车设计P211-P212}.
以此表为参考结合计算来确定活塞杆直径
参考表 双筒式减振器工作缸和活塞杆直径 (单位mm)
工作缸 10 11 12.4 13 15 16 17 20 26 28 20 A 25 A A 27 A B 30 A A
参考选取基长
减振器活塞行程 (单位mm)
横向稳定杆
横向稳定杆来加大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以改善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安装参考图
横向稳定杆参数的选择
求前稳定杆角刚度C1
参考图
已知: B= m1= d1=
稳定杆最大工作扭转角为b=
参考公式:前稳定杆角刚度C1=πd4G/32B (N.mm/rad)
前稳定杆扭转应力 τ=16Mc /πd3 (N/mm2 )
G1 剪切弹性模数 G1= (N /mm2)
d1 稳定杆直径(mm)
Mc 作用在稳定杆上的扭矩(N.mm) Mc=C1b
B 稳定杆有效工作长度(mm)
将已知数代入后得:
前稳定杆角刚度C1=πd14G / 32B=
作用在稳定杆上的扭矩 Mc=C1b=
前稳定杆扭转应力 τ1=16Mc /πd13=
此阶段{车型,参数,构成,公式,图型,标准等}已结束,骨架已好,下一步丰肉以及建模{主要}
活塞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