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丽水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2004年2月17日
第1期
丽水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刘世书、吕森伟、吕耀平、丁枫华等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良好。市委、市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此基础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全面、系统、科学的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我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地反映生态现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我们进行生态市建设的基础。
一、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多年来,我市统计、农、林、水、国土、环保等部门先后开展过社会、经济、农业、森林资源、土壤侵蚀、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的调查。我们通过收集各部门现有的资料,并开展重点地区实地调查来进行生态现状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土地、森林、草地、水资源、湿地、重点保护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农作物秸杆、塑料农膜、生态灾害等生态因素。调查基准时间以1986年和2000年(与农业面源有关的数据为1990年和2000年)为主。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
(1)土地利用现状
2000年全市行政辖区的土地总面积为1729852.21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6。其中: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91%,园地面积占2.48%,林地面积占78.36%,牧草地面积占0.2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占1.52%,交通用地面积占0.44%,水域面积占2.53%,未利用土地面积占5.74%。
土地以高程区分,分布在250米以上的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大,约占87%左右。其中海拔250-500米的面积有478149.97公顷,占28%;分布在海拔500-800的面积有518594.85公顷,占30%;分布在800米以上的面积有505719.59公顷,占29%。而辖区内海拔≤250米的只有227387.80公顷,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3%。分布在不同高程段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不同,差异明显。总的趋势是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面积,随海拔高度增加比例下降;林地、牧草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
土地以坡度区分,全市≥25°的面积有1257434.5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69%。陡坡面积大构成了我市土地资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对我市的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是一个限制因素。
(2)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结果,它客观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经调查统计,2000年较1996年全市耕地面积减少5007.10公顷,减幅为3.15%;园地净增加345.57公顷,其中果园增幅最大,从变化的地类看,耕地变园地占72.7%,林地变园地占24%;林地净增加3009.52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净增加650.93公顷,增幅为2.54%,增加部分大多来自占用耕地,且大多还是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优等农田;交通用地净增750.29公顷,增幅10.98%;水域面积净增7698.96公顷,其中滩涂增加值最高;未利用土地减少7927.52公顷,减幅为7.39%。
2、土地退化现状与动态变化
我市的土地退化主要是以水土流失、土壤污染为主,不存在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现象。
(1)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本市属水力侵蚀类型区,主要表现形式为坡面侵蚀、细沟、小切沟侵蚀,并伴有重力侵蚀和泥石流。根据2000年浙江省第三次应用遥感技术普查水土流失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567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84%,其中轻度水力侵蚀占50.68%;中度水力侵蚀占38.75%;强度水力侵蚀占6.39%;极强度水力侵蚀占3.28%。从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疏林地(包括园地、灌木丛)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占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6.4%,其次是坡耕地和草地,分别占9.3%和4.0%。从不同坡度水土流失状况来看,最为严重的是坡度在15°-25°的土地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1.2%,且大多为轻度和中度水力侵蚀;25°以上的土地上以中度水力侵蚀为主,15°以下的土地上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
与1997年普查结果相比,2000年我市的水土流失面积由299848公顷下降到256705公顷,减少了43143公顷,居全省第二位,相当于平均每年得到治理和自然恢复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4381公顷,不仅水土流失总面积有所下降,而且水土流失强度也有所下降,特别是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面积明显下降,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燃料结构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