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表现手法2014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2014版

①落花人独立, 。《临江仙》北宋 晏几道 衬托①正衬,落花哀景衬托落寞哀伤之情;反衬,燕子成双成对反衬人的孤独凄苦。 ② ,鸟鸣山更幽。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②以 动\声 衬静(反衬) ③ ,路有冻死骨。唐-杜甫 1、虚 与 实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梦游天姥吟留别》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诗词中虚实结合常见的几种形式 例: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回答问题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虚实题”答题步骤 1、明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 2、阐运用:指出实景、虚景 3、析效果:a.虚实对比(相反相成),突出主旨、情感; 或: b.虚实互相映衬(相辅相成),形成烘托渲染情绪。 巩固训练 《限时规范》P367 1 《题龙阳县青草湖》 衬托 1、正衬 2、反衬 动 与 静 1、化静为动 2、以动(声)衬静 3、动静结合 “以声衬静”的诗句: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巩固训练: 《限时训练》 P369 4、(1)《鹧鸪天》 抑与扬 1、欲扬先抑 2、欲抑先扬 01、比兴 02、比喻 03、比拟(拟人、拟物) 04、对偶 05、对比 06、用典 07、双关:谐音双关 08、夸张 09、顶针 10、互文 11、反问 设问 12、反语 结构方面的术语: 1、卒章显志 2、铺垫、伏笔、照应 例2、 行 秋 ??????? 徐玑 ??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出细浪生。 ?? 1、诗歌营造了秋天怎样的意境? 2、简要分析本诗的表达技巧方面的主要特点。 【答案】 1、闲适清静的意境。 2、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鸣蝉、飞叶来衬托环境的恬静安谧,从而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化静为动” 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赋予无生命的静态之物以生命,把静态写成动态。譬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这里“孤云”可以来去闲游,“山”可以与人脉脉含情地相对而视,其中隐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独寂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再如宋人王禹偁的《村行》: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山峰本来就不会说话,但诗人却说它“无语立斜阳”,仿佛它原先能语、有语、欲语,使人感到这里的山峰有生命、有活力、有性格,顿使全诗充满了生趣。 再如清代高僧雪峤,隐居深山,曾有诗云: 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探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 【赏析】 徐玑是南宋中叶“永嘉四灵”之一,平生不热衷于功名,主张以清新之词写闲适之趣。《行秋》代表了其艺术风格。诗中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闲静安逸的心态。《秋词》展示了追求人格完善的崇高美,而《行秋》则呈现出“欲辨忘言”的田园牧歌美。 《行秋》运用动静映衬的写法。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