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名刘露单位江苏丰中学获奖时间2014年8月评奖单位
姓名:单位:
获奖时间:20年8月 《论文题目:》
观察和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
探究并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认识自然生活的热情和兴趣。
二、实验器材及操作说明
(一)学生探究超失重现象
实验仪器:自制超失重仪(塑料瓶、圆形厚纸片、弹簧、小物块)
说明:塑料瓶可选用一般矿泉水瓶,剪去漏斗状瓶口部分,留下瓶身。在底部打孔,以固定放入的弹簧。准备一个能恰好放入矿泉水瓶中的圆形厚纸片,在圆心打孔以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小物块应选择与弹簧搭配的合适质量物体,并用胶水将之粘在厚纸板上。
图2.1自制超失重仪
(二)教师演示超失重实验
1.实验仪器:铁链一段、钩码、细杆、支架、细线若干。
说明:将钩码及铁链悬挂于细杆两端(如图2.2),再悬挂于支架上,铁链两端均已用细线悬挂于细杆上。
图2.2失重的铁链实验
2.实验仪器:铁链一段、力传感器、支架、细线若干。
说明:把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再将铁链弯折向上用细线系在力传感器上(如图2.3),两端分别系在力传感器下勾,一端细线稍长一些。
图2.3超失重传感器实验
三、实验设计思路
在讲解超重与失重状态时,通常以上上下下的电梯或起起伏伏的过山车为例,但大多只能凭空想象,无法人人亲身体会。传统的教学思路,极大的限制了教学导入等过程,教师不得不“打开”电梯,“搬出”台秤。可实际效果却乏善可陈,原因如下:
1.并非人人都有电梯的完整经验。
2.电梯上升、下降不易观察。
3.台秤并非“一目了然”。
4.台秤上的超失重实验难以成功。
针对以上教学问题,必须调整教学策略,加入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使之能够直接观察超失重现象。而另一方面教师有探究实验在手,不需要再借助电梯中的完整运动,教学引入方面可以更有作为。
在此策略支持下,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两者的产生条件等方面上,学生透过生活经验或亲历感觉的基础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而学生在自主探究下得到的超重和失重的产生条件,将更容易直指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从而可以更自然的导出应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最后的教师演示两则超失重实验,则旨在强化学生理解超失重现象,掌握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或拉力发生了变化。而从两种角度来解决现实中的超失重问题,更易让学生融会贯通。
四、实验步骤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 说明 实验1学生自主探究超失重现象 学生首先观察静止时物块所处在的位置,并给与标记,此时的位置对应为实重。尝试得出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时候,视重等于实重。
实重
感受下蹲和直立的过程。
回忆在电梯中的运动感受。
能否从中得到启发?
尝试模拟实验。
引导学生迈出实验的第一步。
学生寻找视重不等于实重情况,即超失重现象。学生手持超失重演示仪,保持蹲姿,另一位学生下达开始指令。在听到指令后,学生直立并将超失重演示仪托举到最高处,一旁学生观察现象并复述记录。交换身份,从直立到下蹲,再观察一次实验现象。
可以提示学生慢下来试试,以较小的加速度尝试得出完整的运动情况。
学生较易得到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
往往忽视了这两种运动都伴随着减速运动。 运动情况
v方向
a方向
弹簧压缩/伸张
超失重情况
加速上升
减速上升
加速下降
减速下降
学生尝试将超失重现象归纳总结出下表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尽可能的完善表格,鼓励学生向加速度方向考虑。 隐含的加速度需要教师引导。
实验2教师演示超失重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仪器
左边钩码,右边铁链弯折向上用细绳系在细杆上。
教师简要的讲述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连接平衡。
2.铁链一端下落,观察现象。
3.依据所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 可让学生预测实验现象。 铁链一端掉落瞬间,可看到砝码端下降,当铁链完全舒展后,细杆有恢复平衡的趋势。 将铁链较长一段的细线剪断,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解释原因:
剪断细线后,会往下掉落,在掉落过程中,此段铁链为失重状态,会使得细杆两端力矩不平衡。待落下铁链完全静止后,因为细杆两端力矩平衡,存在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趋势。 鼓励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再次审视“新”实验
提出问题,该实验“新”在哪里?
教师不直接介绍实验。
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
1.器械方面。
2.实验完整性。
3.实验结果方面。
4.实验优化角度等。 引入传感器再研究上实验
从另一个角度更加精确的研究生活中超失重现象。 借助力传感器记录铁链一端掉落过程中的受到的拉力变化,得到下图。 将铁链较长一段的细线剪断,让学生观察图像。 学生分析图像给出原因
剪断细线后,会往下掉,在掉落过程中,部分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直径灌注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研究.PDF
- 大直径嵌岩桥梁钻孔灌注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法试验研究-兰州交通大学.PDF
- 大庆萨尔图区政府采购中心SZC201357号项目招标公告.DOC
- 大熊猫定位跟踪系统.DOC
- 大流量电液换向阀的动态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PDF
- 大跨双向张弦结构不平衡支撑式滑移技术研究-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PDF
- 大跨度桥梁-城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PDF
- 大连博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DAC系统简介.PDF
- 大连佳显电子公司.PDF
- 大跨度钢管拱的应用.PDF
-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真题及答案.pdf
-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pdf
-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二年级下册月考语文真题及答案.pdf
- 2018年河南焦作解放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19年江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乡镇.pdf
- 2019中国石油报社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光大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能力素质测试笔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24年广西百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pdf
-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诸暨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