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关键词】 职业防护;,,口腔科;,,医务人员   【摘要】 通过调查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现状,指出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阐述了今后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关键词】 职业防护; 口腔科; 医务人员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o Medical Personnel 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Abstract】 Through a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reason and status of hospital infection of medical personnel in departmert of stomatology,the paper pointed out the weakness in hospital management,and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Key words】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Medical personnel 医院感染的监测对象包括患者、陪伴、医务人员等暴露于医院危险环境中的各类人群。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存在,我国现阶段的监测重点主要是住院患者,但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职业防护问题被医学界提到了工作日程,而存在于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已日益受到医学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不得不作为一个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被重视。   1 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11 治疗操作过程不规范 口腔科的治疗操作绝大多数在患者口腔内进行,医生与病人相距不到50 cm,喷出的含病原体飞沫可直接进入对方的呼吸道,还可形成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中的空气和物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唾液或血液,使医务人员常处于致病微生物的危险环境中。 12 医院感染学知识缺乏 由于医院感染学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涉及较少,以及医院在职教育普及不到位,使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贫乏,以至于个人防护意识差。 13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由于重诊疗轻预防思想作遂,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或缺乏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导致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出现有章难循现象。 14 诊疗环境布局不合理 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同室候诊、治疗,以及医用超声波洁牙机或用高速牙钻治疗时产生的带有病原体的气溶水雾污染,以及口腔修复打磨产生的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李淑霞等[1]对临沂市36个口腔门诊的空气情况调查显示,超标率达366%。 15 传染性疾病高患病率的潜在威胁 我国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口腔科医务人员更属病毒易感人群,其感染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2]。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62 159例,艾滋病患者8 742例,全国31个省发现有艾滋病患者。许授朝随机检测口腔门诊就诊病人,HBsAg阳性率达336%;陈水易等检查60例牙病病人的牙髓血,检出HCV阳性率达33%;有人研究用气动牙科器械喷雾冲洗5名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患牙,处理仅1 min,在距离病人口腔12 cm处仍存在结核杆菌。以上因素均对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16 职业损伤 口腔科麻醉注射、根管治疗等操作时常用的注射针、根管扩大针、拔髓针、缝合针,使医务人员处于针刺的危险中。有报道,HIV污染针头刺伤单次暴露的传播概率为03%~05%。2001年3月~2003年2月有报道,门诊口腔医疗器械HBsAg监测阳性率:车针1042%、手机头625%、牙钻625%[3]。据Glick调查表明,HIV也已在人牙髓组织上检测到。但由于口腔器械十分复杂,价格昂贵、精细且用量大,难以做到一人一机。因此,口腔科医务人员难免暴露于危险之中。 17 细节的忽视 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的各类器械控制开关的接触频率高,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例如调节治疗椅位、开闭照明灯等这些不经意的微小动作皆有可能使开关成为传播疾病的中介源头。    2 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21 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1)改善口腔科布局:要求医院领导重视,从硬件设施上支持口腔科工作,提供布局合理的诊疗单位,例如治疗椅间设立高约16 m的分隔栏,防止唾液飞溅;规范口腔科诊疗及器械清洗、消毒流程,从污到洁,严格执行“消毒清洗消毒、灭菌保管”的流程。 (2)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正确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患者均采取预防性隔离。对口腔科病人除急症病人外,最好是预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