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大事记.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黔西县大事记 秦 赢政二十七年(前220) 今黔西县纳入秦置的夜郎县。 汉 元光五年(前130) 今县地属犍为郡的鄨县。 元鼎六年(前111) 鄨县改属牂牁郡。 汉代,境内已有砖瓦、土陶生产。今出土有汉砖、陶器等物。 晋 永嘉五年(311) 鄨县改属平夷郡。 咸安元年(371) 平夷郡改名“平蛮郡”,鄨县属之。 南北朝 齐建元元年(479)鄨县名消失,出现“榖邑”县。道光《大定府志》认为:“榖邑”乃鄨之改或鄨之伪。 (502年左右) 昆明夷闽支20世勿阿纳割据鄨(榖邑)等地方,县名消逝。 唐 贞观中期 今县地之东南部置琰川县,隶琰州。永徽(665)后撤销。 武后万岁通天二年 今县地置龚州(羁糜州)。隶黔中道,由黔州都督府代管兼领。 宋 皇祐至嘉祐年(1049-1056) 昆明夷闽支53世则额自号鬼主,出现“罗氏鬼国”,龚州消逝。 元 至元十七至十九年(1280-1282)元平亦溪不薛地(水西)后,在今境东南部鸭池河左岸置鸭水县,十九年废,地入亦溪不薛路。 二十年(1283) 亦溪不薛路改为总管府。 忽必烈令皇孙铁木儿不花驻营水西,在今县南、西和中部置亦溪不薛牧厂饲养良马,为全国14大牧场之一。 大德六至七年(1302-1303)奢节(女)起兵反元,在境内战斗数十次,并败被斩。元廷废亦溪不薛宣慰司和总管府,地入顺元路宣慰司,分置高桥青塘鸭水等处长官所、朵泥等处长官所。 明 洪武五年(1372) 顺元路宣慰使霭翠等进朝,贡马及方物,明廷改顺元为贵州宣抚司(今县地属之),霭翠继宣抚使职。 十五年(1382) 安陆侯吴复率军筑“水西城”(今县城)。 十六年(1383) 霭翠妻奢香开“龙场九驿”(今修文至毕节)。在谷里、水西(城关)、西溪(凹水)置驿站。 十七年(1384) 明廷在水西换马和市马三次,共2200匹,以后不断市马。地方常以“水西马”进贡,洪武年间,贡马35次,其中有数据记载的7次,235匹。 二十年(1387) 建成朵泥桥,该桥用石拱,分三孔,全长20米。 正德三年(1508) 境内夷苗人民复修象祠于灵博山(今牛场乡九龙山),请 贵州宣慰使安贵荣作记,安转请王守仁作《象祠记》。 五年(1510) 安贵荣等铸铁钟一口置于城东郊观音阁内,口径6日,高5尺余(现列县保文物,名《正德残钟》)。 隆庆四年(1570) 水西土司安氏因奸杀内乱,安国亨、安智、奢效忠率兵战于朵泥桥一带,致驿道受阻,民生凋敝。 万历二十年(1592) 水西土目安邦,修成大渡河石桥(在凹水),沟通黔、大通道。桥为五拱,长20丈,距水4丈,费白金1150两。桥西立有彝、汉文碑各一块。 天启二年(1622)二月 贵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彦等起水西兵反明,以应永宁宣抚使奢崇明。 四年(1624) 右 都御使王三善代理贵州巡抚。领兵平安邦彦之乱。从大方回师东还只内庄(今白泥乡)铧口山处,遭安军伏击,三善饥总兵官等阵亡。事后,明廷追赠王为兵部尚书,于内庄建忠烈祠。清咸丰时,大定府和黔西州官,在州城西门为三善立神道碑(现列为县保文物)。 天启年间(1620-1627)道教传入黔西地方。 崇祯三年(1630) 安邦彦兵败伏诛后,明廷以安氏的水西地置水西宣慰司,设治水西城。 八至十年(1635-1637)水西宣慰使安位死,无子继袭。土目化沙等献地争袭,贵州总督改各则溪为州。后因化沙等叛,讨平后复水西宣慰司的建置。 崇祯末年 在滥泥沟(今大关镇)设关税委,在鸭池河设卡征商税。 明代 “月溪”和尚在水西城东郊(穿心寨附近)建永洪寺,佛教传入黔西地方。 清 顺治初年 滥泥沟(今大关镇)、蛇场(今金碧镇)、谷里、打鼓新场(今金沙城关镇)先后开场。 十五年(1658) 设社学(苗学)于蛇场。 康熙初年王举在“以作贵”(今杨柳乡)地方采矿炼铁。此后,人们改这里名“铁厂”、“大炉湾”。 三年(1664) 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朝廷令吴三桂统兵进剿,双方激战于六冲河、鸭池河、六广河、渭河等地。历时年余,“人民死损甚多”,安坤兵败受诛。五年二月一日(1666.3.6) 清廷诏以则窝、以著、雄所三则溪置黔西府,隶平大黔威道。首任知府王命来,总兵李如碧;下划8里、48甲、105寨。改土归流,结束昆明夷闽支卢鹿部在水西地区1100多年的世袭统治。 是年 王命来、李如碧重修黔西城,创建府署、总兵署及开元寺、大成殿等,开设府学。 十二年(1673) 吴三桂叛清,吴军占领黔西等地。 十六年(1677) 安坤妻禄氏、子胜祖起兵助清抗吴。历战数年始平。 十八年(1679) 实行奖励农耕措施。招民开垦无主荒田,垦者为己业,发给印照,三年起科,改劳役地租为实物地租等。短期内,荒芜田地恢复,转向新垦。 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1684.1.5) 黔西府改为州,隶大定府。政、军学等机构相应更设。 是年 废谷里、水西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