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质矿床的主要类型
变质矿床的主要类型一、沉积-变质铁矿床此类矿床在世界铁矿床中是最重要的,分布十分广泛,有不少大型、特大型矿床,如北美的苏必利尔型铁矿、独联体的库尔斯克和克里沃罗格铁矿等,我国的鞍山铁矿、水厂铁矿等。该类型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60%,占富铁矿储量的70%;在我国约占总储量的48%,占富铁矿储量的27%。形成于前寒武纪(主要为太古代到早元古代)的沉积变质铁矿,因其矿石主要由硅质(碧玉、燧石、石英)和铁质(赤铁矿、磁铁矿)薄层呈互层组成,又称为铁(质)-硅(质)建造、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一)沉积变质铁矿的一般特征BIF产于世界各地前寒武纪地盾区和地台区。矿床的形成与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密切相关,根据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含矿建造的不同,可分为阿尔戈马(Algoma)型和苏必利尔(Superior)型。阿尔戈马型铁矿阿尔戈马型铁矿主要形成于新太古代(约为2500Ma)以前。铁矿的形成在空间和时间上与优地槽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世界各地此类含铁建造都发育于新太古界的绿岩带中。阿尔戈马型BIF主要与绿岩带中上部的火山碎屑岩相伴生,并靠近浊积岩组合。在加拿大地盾的绿岩带中还可以清楚地识别出阿尔戈马型铁矿建造与火山作用或火山活动中心直接有关。此类铁矿建造的硫化物相或碳酸盐相产在靠近火山活动中心处,氧化物相通常远离火山活动中心分布,硅酸盐相位于两者之间。此类铁矿建造常由灰色、浅黑绿色的铁质燧石和赤铁矿或磁铁矿组成窄条带状构造。单个矿体的厚度可在几米到几百米之间变化,但超过50m的很少,走向延长从数十米至几公里。含矿建造中的一系列连续的凸镜状矿体构成规模巨大的矿带。这类铁矿建造一般都经受了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个别矿床产于麻粒岩相中。阿尔戈马型铁矿建造在加拿大地盾的克科兰德湖地区,美国的佛米利思地区,前苏联的库尔斯克磁异常区,我国的鞍山-本溪地区、冀东地区、五台地区等均有分布。苏必利尔型铁矿苏必利尔型铁矿主要分布在早元古代地槽区。建造形成于冒地槽性质的开阔海盆地中,形成时代以2200~1800Ma为主,某些地区也有小于1800Ma者。铁矿建造的地层层序中也常有火山岩存在。其层序自下而上一般为:白云岩、石英岩、红色或黑色铁质页岩、铁矿建造、黑色页岩和泥质板岩。铁质建造产生在上述地层层序的下部。在某些地方,铁矿建造和基底岩石之间被几米厚的石英岩、粗砂岩和页岩隔开,铁矿层中含铁矿物与燧石组成条带状铁矿石,含铁矿物中氧化物相主要为磁铁矿或赤铁矿及它们的混合物。碳酸盐相以菱铁矿为主,并有磁铁矿和铁硅酸盐类矿物伴生。硅酸盐相中的矿物随变质程度而异。硫化物相主要是黄铁矿,常含细粒的富硅质泥岩。苏必利尔型BIF多沿古老地台边缘分布,一般可长达数十公里,建造厚度可以从几十米至几百米,偶尔达千米。铁矿建造的地层通常不整合于强烈变质的片麻岩、花岗岩或角闪岩之上。大多数苏必利尔型BIF未遭受变质或遭受浅变质(绿片岩相),部分变质较深可达角闪岩相。此类铁矿在各大陆皆有分布,其中著名的有澳大利亚的哈默斯利,巴西的米纳斯、吉赖斯,美国和加拿大的苏必利尔湖区,加拿大的魁北克、拉布拉多,南非的波斯特马斯堡以及印度的比哈尔、奥里萨等。(二)沉积变质铁矿的成因沉积变质铁矿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和变质改造2个阶段。关于铁的来源,目前多认为来自海底火山作用。由于阿尔戈马型BIF总伴有大量火山岩,且铁建造总是在火山岩最厚的地方形成,这就使人们相信铁矿起源于海底火山作用。火山活动对铁矿的形成有3方面作用,一是岩浆和火山岩与海水及火山气体之间的反应可提供铁,二是火山气体可以提供CO2和S,三是火山活动的加热作用可引起深部富铁溶液向浅部运移并与海水作用形成铁矿。而苏必利尔型BIF虽然与之伴生的火山岩较少,但铁也可能主要来源于火山,铁质以胶体的形式经较长距离搬运至近海岸带沉积形成。研究表明,条带状铁建造是以硅、铁质为主的化学沉积物,其中可夹杂一些次要的胶体物质和少量同沉积粘土矿物,形成于火山间歇期或宁静期。由于裂谷盆地构造环境和化学环境的不均一性,可形成硫化物相、碳酸盐相、硅酸盐相和氧化物相,其中硫化物相代表强还原环境,碳酸盐相和硅酸盐相代表还原环境,氧化物相Fe3O4到Fe2O3代表从还原环境过渡到氧化环境。中国规模较大的铁矿床以氧化物相为主,硅酸盐相含铁建造只有当其变质程度达到或超过角闪岩相时,工业意义才显得重要。目前矿床学家已提出BIF、VMS等类型矿床的热水喷流沉积成矿模式,很好地解释了热水沉积矿床的成因,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热水沉积成矿是海底(或湖底)深部高密度的硅质热卤水通过同沉积断裂上涌,携带大量的Fe、Cu、Pb、Zn等成矿物质,喷出海底地表与冷水混合在喷口附近所产生的沉积成矿作用。阿尔戈马型BIF和苏必利尔型BIF可能分别属于近喷口附近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