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抽动障碍儿童铅铁锌含量分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5例抽动障碍儿童铅铁锌含量分析

65例抽动障碍儿童铅锌含量分析 焦鹏涛 陈彦明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 524038 朱安国 东莞市常平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了解铅、锌在抽动障碍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65例抽动障碍儿童为实验组,以65名正常儿童建立对照组,采用线扫极谱分析方法检测两组儿童铅、锌含量。结果:实验组儿童铅含量平均值为87.9±37.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值56.4±23.2μg/L,而锌含量平均值4.81±0.83 mg/L则低于对照组平均值5.32±1.08 mg/L。结论:铅含量过高和缺锌可能是抽动障碍的发病原因之一。 [关键词] 抽动障碍 铅 锌 抽动障碍是儿童心理卫生门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国内报道本症患病率为1%~7%。对于抽动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说法,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躯体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及药源性因素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抽动障碍发病与铅、锌的可能关系。 一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用2003年12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心理卫生门诊就诊的65例抽动障碍儿童作为实验组,其中男46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7±1.8岁;从儿童保健门诊中随机抽取65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5±2.1岁。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65例抽动障碍儿童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mg/L) 平均值 异常数(率) 平均值 异常数(率) 实验组 87.9±37.1 54(83.1%) 4.81±0.83 35(53.8%) 对照组 56.4±23.2 25(38.5%) 5.32±1.08 20(30.8%) 三 讨论 3.1 根据已有的资料,抽动障碍的发病率男多于女,尤其是TS的发病率男女之比为(5~3):1;在起病年龄方面,抽动障碍大多起病于4-12岁,以7-8岁起病最多[1]。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儿童以随机方式抽取,注重了性别、年龄等一些生物学条件的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具有可比性。 3.2 结果显示:实验组儿童的血铅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按照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1991年制定的儿童铅中毒标准血铅水平≥100μg/L[2],实验组儿童有54 例可诊断为铅中毒,而对照组只有25 例可诊断为铅中毒,实验组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锌含量则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血锌含量有35例异常,而对照组则只有20例异常。 3.3 铅是一种具有蓄积性多亲和性的毒物,由于儿童铅代谢具有吸收多、排泄少的特点,故儿童对铅毒性作用的易感性特别高。铅是一种嗜神经毒物,海马回和大脑皮层是铅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组织[3]。在对慢性铅中毒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慢性铅中毒可以引起脑实质的改变,这种脑实质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儿童的整个或局部大脑皮层,从而引起感觉、运动、语言、执行等功能的脑区发生异常,从而诱发抽动障碍。锌参与多种酶的合成,锌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包括乙酰胆碱酶在内的多种酶系统的生理活性,而乙酰胆碱的异常已经被证实是引起TS的神经生化因素的一种[1];另外,动物试验证明给妊娠大鼠低锌或高锌饲料同时给予铅,结果是低锌饲料更易造成铅中毒,证明锌可以减少铅的可获得性结合位点[4],因此,缺锌是否导致铅中毒间接诱发抽动障碍值得进一步研究。 3.4 本研究结果提示铅中毒和缺锌可能是诱发抽动障碍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探索抽动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仍需进行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求证。 参考文献 1.沈晓明,金星明 发育和行为儿科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8~277. 2.CDC. Preventing lead poisoning in young children: a statement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October 1991. Atlanta GA: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Public Health Service,CDC,191. 3.祝平照等.婴幼儿铅中毒脑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6):351~353. 4.Batra N,Nehru B,Bansal MP.Influence of lead and zinc on rat male reproduction at biochem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levels[J].J Appl Toxicol,2001,21(6):507~512. 第一作者概况 焦鹏涛 ,男,1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