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生态保护和恢复
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生态保护与恢复 张琪 公路环发 1引言 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境内,起于松潘县川主寺,经小西天、弓杠岭、干海子,止于闻名遐迩的九寨沟风景区入口,全长94.14km,为山区二级公路,其中新建九寨黄龙机场经长5.55km,其余均为改建公路。 该公路地处川西北高原,路基海拨1900~3500m,自川主寺至九寨沟先后穿越岷江源河谷和白河高山峡谷地貌。公路连接了九寨沟和黄龙(起点距黄龙仅40km)两个世界和风景区,为一条重要的旅游公路。公路沿线主要为藏羌族聚居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低于10人/km2。沿线除九寨沟口附近植被覆盖度较低外,其余路段或为河谷灌丛和高山草甸,或为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公路独特的高原风光,赏心悦目。但是由于高海拨和干旱寒冷,这些植被都是经过数千年才得以形成,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原状。该公路以前已经过多次改建,由于建设中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致使该公路在2003年以前到处是裸露不整的边坡,随意堆放的弃渣废土、粗制滥建的挡土墙,呈现出疮痍满目、萧条破落的景象,与周围美丽景色极不协调。也不符合旅游公路的要求。因此,要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恢复毁坏的植被,塑造与自然协调的公路景观成为本次改建的中心内容。 2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植物群落的分布,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植被区或生态区: (1)起点川主寺至小西天为岷江河谷,属农牧区,路两侧多为耕地。但其土壤含砾石较多,吸水、保水能力差,遇水即成沟,遇旱散成沙,经风一吹,漫天扬尘。 (2)小西天至弓杠岭地势较平坦,为亚高山草甸区,路两侧主要是野生灌木和草植物。灌木非常茂密,以高山柳、六月雪为优势种;草本主要为披碱草和草熟禾,因过度放牧,局部草场在退化。 (3)弓杠岭至上寺寨为高山峡谷,属森林植被区,主要有冷杉林、云杉林和落叶松林。灌木种类繁多,主要有高山柳、山麻柳和林下高山杜鹃等。由于植被茂盛,坡面侵蚀弱,相对较稳定。金秋时节,浓妆淡抹,色彩斑斓,蔚为壮观。 (4)上寺寨至九寨沟口为干旱河谷植被区,主要是白刺花、羊蹄甲、对节木灌丛。 如前所述,项目区植被为数千年形成,根系盘结层较薄,一般只有10-20cm,以下即为干燥的砂砾层或基岩,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尤其是在坡面,坡下盘结层破坏将会导致坡上的盘结层顺坡滑落,使中等甚至高大乔木都随之滑落倒伏,造成整个坡面的植被破坏。因此,虽然项目区植被覆盖度较高,但生态系统却非常脆弱。 3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九黄机场的建成通航和天堂国际会议休闲中心的落成,从川主寺和九黄机场至九寨沟风景区的旅游公路将成为中国及四川旅游交通对外的形象工程,也是世界看中国、世界看四川的重要窗口。一个破烂不堪、乱石林立、植被稀疏的公路环境决不是九寨沟这样旅游胜地所应有的形象。因此需要在川九公路建设中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以达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的目的。 川九公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一方面有助于落实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安全、舒适、环保、美丽的行车环境,使得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风景资源的同时,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四川旅游的对外形象,为生态脆弱区旅游公路建设树立典范。“世界看中国,中国有九寨”,川九公路所代表的形象已不仅仅是一条公路这么简单了。 4生态保护措施 4.1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原则 根据公路的生态环境现状、国家的环保政策和各级领导对该公路提出的环保要求,制定了以下生态保护原则: (1)合理规划,减少新征地,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2)灵活运用公路设计标准,对于重要生态敏感区(如坡面易滑区,乔木密集区等)尽量绕避,保护一草一木; (3)以开挖线作为施工红线,施工中尽量减少红线外的扰动,不破坏红线外一寸土地; (4)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挖量、减少弃方量,预防水土流失,贯彻水土保持政策; (5)移植开挖区(机场路最大)内的乔、灌木到异地假植,留作后续恢复的树苗,即可节省苗木购置费,更重要的是保护这些生长不易的树木; (6)选用当地的树苗、草种,避免外来物种对当地物种的损害,预防病虫害入侵。 4.2从源头做起,在设计中自始至终贯彻生态保护原则 川九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产生于建设期,其影响形式又主要是破坏性影响,因此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必须在设计阶段完成,否则的话,一旦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不可挽回。因此在设计中工程设计和环保设计人员密切配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认识本区生态脆弱性的特点,将生态保护贯彻在每一项工程设计中,在经济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出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路边的一草一木不遭破坏。 (1)精心设计,反复优化方案,获得生态保护的最佳方案。如在对K71+800左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