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周率的计算1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 赵爽注《周髀算经》,作“勾股圆方图”,其中的 弦图,相当于运用面积的“出入相补”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如下图 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勾股定理 刘徽的“割圆术”与祖冲之的伟大贡献 圆周率即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间的比率。 我国古代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长期领先于世界水平,这应当归功于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公元263年左右)所创立的新方法——“割圆术”。 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以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在刘徽看来,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台体而无所失矣。” 圆周率的计算 圆周率的计算 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 )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往往误差很大。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 圆周率的计算 刘徽一直算到了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周长,并由此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3.14和 3.1416。这个结果是当时世界上圆周率计算的最精确数据。 圆周率的计算 刘徽“割圆术”有关的数学知识 刘徽不等式: 现代的组合加速技术 圆面积≈S(2n)+c[S(2n)-S(n)] 割圆术 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人。他自幼阅读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在西方,这个成绩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于1593年取得的, 比祖冲之要晚了一千一百多年。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想想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 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 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小数表示3.1415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在西方密率是由德国的奥托和荷兰的安东尼兹在16世纪末才得到的,也比祖冲之晚了一千一百年。 圆周率的计算 林群教授猜测的祖冲之求圆周率的外推方法: 圆周率的计算 计算效果: 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获得密率的可能方法: 1)数学史专家猜测由调日法得到。调日法是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提出。 何承天不等式:设 均为正数,如果 ,那么 进一步,则有 这里 均为正整数。 圆周率的计算 找最佳有理数逼近有点象区间套逼近: 2圆周率的高效计算方法的构造 用 的反正切表示和泰勒展开高效计算。 Machin公式(1706年发现): 反正切泰勒展开公式: 这个算法的优点是简单,而且只需要整数运算。 可用上面的方法并利用计算机为工具,将圆周率的近似值计算到2035位。山克斯在1873年使用Machin公式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707位,其结果到527位为止是正确的,以后的结果有误差。 另一个经过改进的计算公式为: 级数每增加一项,可提高大约14位小数的精度。 1997年,安正金田和高桥利用Hitachi SR2201, 花了29个小时,计算出515亿小数( )。 Monte Carlo 方法计算π 单位圆的面积的随机投点算法 求出S=?/4占S正方形ACBO的比例。 随机投点P(x,y) P在圆内?x2+y2?1 ?/4的近似值为落在圆内 的点数与总投点数的比值 A S C B O (Ulam) (V.Neumann) (Metropolis) 吴文俊教授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数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有两个中心思想,一是公理化思想,另一是机械化思想。 公理化的思想导源于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公理化思想代表作,在现代数学尤其是纯粹数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机械化的思想(算法的构造)则贯穿于整个中国的古代数学。秦汉时代就已成书的《九章算术》,是具有这一思想的代表作,线性联立方程组的解法最早见于此书。 《九章算术》两干多年来一直影响与指导着中国数学的发展,为数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东西辉映,各呈特色。 以上参考上海交通大学黄建国教授报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