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社会责任兴起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发展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国际社会潮流。因此,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显得迫切和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演进脉络的梳理,从而从宏观上总结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阶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发展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伴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日趋明显,尤其在19世纪“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企业对供应商与员工极尽剥削以求尽快成为社会竞争的强者,对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学者开始指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冷漠,并意识到企业必须对社会承担应有责任。1916年,芝加哥大学的J.莫里斯·克拉克就写道:“我们需要有责任感的经济,并且这种责任感要在我们工作的商业伦理中得到发展和体现。”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有道德因素在内。
19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小型分散的企业通过合伙经营、托拉斯和控股公司等组织方式,逐步发展成支配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垄断企业。以J.P.摩根公司为例,该公司1901年合并了10家钢铁公司,以强大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为中心,组成美国钢铁公司,其拥有的现金可以供应美国政府1880年度的全部开支。随着大企业不断兼并、联合,推动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聚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引起了一些了社会矛盾,如产品安全、血汗工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及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同,西方社会掀起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社会责任运动,包括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环保运动、女权运动、社会责任投资运动和可持续发展运动等。如1991年,美国levis公司在亚洲工厂雇佣低龄女工的行为被曝光,受到社会指责,为维护自身的声誉,levis公司制定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守则与社会责任审核体系,随后,锐步、迪士尼等知名品牌都相继制订了社会责任守则。
随着捍卫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发展,企业不得不按照以人为本的道德要求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思路,在此背景下,制定一系列的社会责任标准成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1999年1月,联合国提出的“全球契约”,要求跨国公司和私营企业在各自影响范围内遵守、支持以及实施一套在人权、劳工标准及环境方面的十项基本原则。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社会责任守则,其中118个是由跨国公司制定的,主要分布在美、英、澳、加、德等国,为了消除名目繁多的社会责任守则,国际社会责任组织(SAI)制定并发布了适用于全球的SA8000。随着我国加入WTO,这些生产守则需要对我国出口企业认证和审核,使我国很多企业在出口时遭受到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于是,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2010年,伴随ISO26000的出台,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逐渐迈向新阶段。
二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和推行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联系的。在经济改革方面,由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这些企业也是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在对外开放方面,通过对最近一次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参与,中国经济日益融人世界经济的潮流中。最近一次的经济全球化,世界财富得到巨大增长,但也产生巨大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生态平衡问题日益严重、信息鸿沟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阶段(1984~2001年)
(1)基本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这一阶段起点定在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其重要标志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形成《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核心开始全面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的一个焦点是政企分开,使企业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组织,才能谈到现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在此之前,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庸,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办社会。同时在速一阶段,基本形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环境。首先是1994年《公司法》的颁布,从根本上确立了企业的法人地位,奠定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主体。同时,与之相适应,环境保护法、工会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捐赠法规定企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