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花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第 l5卷 第6期 草 业 学 报 9——18 Vo1.15.No.6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l2/2006 紫花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赵桂琴 ,慕平 ,张勃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l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牧草基因工程是近年来国内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紫花苜蓿是世界范围内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研究最 深入的优良豆科牧草,以其品质好、产量高而被誉为 “牧草之王”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苜蓿基因工程研究动态,从生物 胁迫、非生物胁迫、品质改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苜蓿转基因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就 目前苜蓿基因工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紫花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551.703.53;Q9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6)06—0009.10 紫花苜蓿(Medicagosatlva)又称 “牧草之王”,是全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利用最广泛的一种豆科 牧草,也是研究最多的牧草之一。几个世纪以来,研究苜蓿的文章数不胜数,内容几乎涵盖了苜蓿的所有方面,但 是,至今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比如青饲易造成家畜臌胀病,耐酸性差、不耐积水、耐牧性差、抗虫性较差,易感 霜霉病(Peronosporaaestivalis)、白粉病等 (Erysiphepolygoni),这是当前国内外苜蓿育种和改 良的主要 目标。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育种事业带来了曙光,随着组培技术的发展和新功能基因的发现,转基因成为植物育种的一个 重要手段。自1986年第一例苜蓿转基因植株问世以来,苜蓿的转基因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是迄今为止转入 基 因最多的牧草种类之一。 1 苜蓿的遗传转化 1.1 再生体 系的建立 苜蓿的组织培养最早见于Saunders等n的报道,通过器官形成和体胚愈伤组织发育2条途径,最终分化成 完整的植株 。1981年,杨燮荣 ]在国内首次利用苜蓿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并成功分化出 苗。紫花苜蓿可利用的外植体部位很多,包括叶片、叶柄 、子叶、胚轴、根 、花药等 。杨燮荣 认为,叶片的分化 效果好于叶柄和茎段,但后来的研究者多采用子叶和下胚轴,最高的出愈率可达 100 ,分化率80 。关于国内 外苜蓿离体再生体系方面的研究进展,葛军等c7 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苜蓿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尽管已经比 较深入,但是再生频率不稳定、受基因型影响大、再生周期长等问题 目前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1.2 目的基 因转化 苜蓿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总结于表 1。苜蓿的基因型对未分化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和悬浮培养的再生性 能影响非常大,克服这一困难的方法之一是选择再生频率高的基因型。绝大多数苜蓿转化都是农杆菌介导的, 电击转化和基因枪转化法也有报道,但 比较少_】。一般是根癌农杆菌(Agr(J c£r “turner . cience)介导的遗 传转化,也有发根农杆菌(A_rhizogenes)介导的,前者的转化频率为 0~5l ,后者为 4 ~97 (表 1)。尽管 发根农杆菌的转化效率非常高,但 由于它会诱导植物产生大量毛根,因此,其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转化的目的 基因种类较多,根据其功能分述如下。 1.2.1 生物胁迫抗性 不同地区苜蓿病害种类及发病程度各不相同,苜蓿病毒性病害 以澳大利亚 、新西兰、欧洲 等地比较普遍,其中苜蓿花叶病 (alfalfaMosaicVirus,AMV)、白三叶花叶病 (whiteclovermosaicvirus,WC- MV)和三叶草黄脉病 (cloveryellowveinvirus,CYVV)比较猖獗。澳大利亚 1991一l993年的调查表明,苜蓿花 叶病是苜蓿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可使苜蓿产量降低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