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PDFVIP

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

维普资讯 第 25卷 第 4期 人 类 学 学 报 Vo1.25.No.4 2006年 11月 ACTAANTHROPOLOGICA SINICA Nov.,2006 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 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 梅惠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通过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两个 旧石器时代 晚期地点的试掘 ,发现细石器和小 石器文化层共存于同一剖面 ,从而为研究该盆地和华北地 区细石器传统与小石器传统 的关系提供 了新的 线索 。文化遗存埋藏于桑干河二级阶地 中下部 、底砾层之上 ,出土 的石制 品工艺和时代特征鲜 明,与西 白 马营地点风格一致 ,属于小石器文化传统,时代处于晚更新世末期 。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梅沟地点 ;苇地坡地点 ;旧石器 时代 晚期 中图法分类号 :K871.11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193(2006)04—0299—09 地处河北省西北部 阳原县的泥河湾盆地埋藏有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围绕诸多 课题的研究迄今 已有近一个世纪 的历史。 自上世 纪六 、七十年代以来 ,随着虎头梁 、油 房 、籍箕滩 等遗址的发现和研究 ,盆地 内及其周围地区出土的大量典型精致的细石器引 起了人们的重视 。细石器工艺传统的出现、发展和去向成为数十年来讨论的一个重点问题 。 根据 目前的调查资料 ,在泥河湾盆地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较集 中分布于其中部的 桑干河沿岸或其支沟阶地 内。在这一带 ,广泛分布着以虎头梁文化为代表的细石器遗存 ,同 时还散布着许多承继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的遗存。两种工业传统所处时代接近 、空间上交 叉分布 ,但二者的关系则一直处于探讨之中。 ‘ 1998年 8—9月和 1999年 8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阳原县东城镇西水地一虎头梁一 带的梅沟(MG)和苇地坡(WDP)地点做 了小规模试掘 (图 1),获得fie石制品,更为重要的 是 ,在两个地点的剖面上都并存有细石器和小石器两种工业传统文化层 。 1 地理位置与地层概况 两地点的文化遗存都埋藏于桑干河二级阶地底砾层上部的粉砂质黄土堆积中。由于河 流的侧蚀 ,此地带的一级阶地保留较少 ,二级阶地前缘时有崩塌滑坡现象,多呈陡坎状 ,下部 泥河湾层基座在局部地区偶有出露。 梅沟地点位于西水地村西南 1000m的大西梁西沟东侧沟 1:3,地理坐标为 l14。2740”E, 40。0915”N,最底部文化层海拔约843m,高出桑干河水面 13m。大西梁属桑干河阶地 ,东邻该 收稿 日期 :2005—09-09; 定稿 日期 :2006.05—22 基金项 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2006CB806400)资助。 作者简介:梅惠杰(1972一),男 ,河北省蠡县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 Em·ail:pkumhj@126.tom 维普资讯 · 300 · 人 类 学 学 报 25卷 图 l 梅沟和苇地坡 旧石 器地点地理位 置示意 图 GeographicallocationofMeigouandWeidipoPaleolithiclocalities 河的一条支沟,现为干涸的沙河床 这里沟岔较 多,文化遗存埋藏也 比较多 ,根据近年的野 外发现 ,这些遗存不仅包括小石器和细石器,而且还可能存在细石器工艺传统不同的文化变 体 ,其位置和层位分布较为复杂,为便于区分 ,谢飞将本地点命名为 “梅沟”。梅沟地点的 地层剖面 自上至下为 (图2左): 1.粉砂质黄土。厚 1.50m; 2.灰褐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