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门.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定门

安定门 一、城门名称由来及相对位置 安定门源于元大都城北垣东侧的安贞门,元代的安贞之名取自 《周易》:“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安 贞不失”,“安贞”即安静贞正之吉。明军攻克元大都之后,将元大都改名为“北平”,并将原来的安贞门 改称“安定门”,意为攻取元都之后,天下安定之义。明代时修整元大都旧城墙,另外在旧城北垣内以南 3 公里处另筑北土城,作为北城墙的第二道防线。明洪武四年(1371)改建北平城墙,废除元大都北城墙 及其安贞、健德二门,在新筑的北城墙上依旧开两门,东侧为安定门,西侧为德胜门。至此,安定门名 称一直沿用至今。 安定门位于北京城东北方,为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明朝迁都北京,京师距九边不远。修建京师外 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出于防御的需要,加强京师安全,防止蒙古人入侵。东北方为艮宫,在奇门遁甲上 也称为 “生门”,属土,而土生万物,有 “丰裕”之意。明、清皇帝每年一度经此门去地坛祈祷丰年。 明、清军队出征、回师也皆进此门。内城九门只有安定门与德胜门瓮城内有真武庙一座,其他各门为关 帝庙,真武庙中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为北方之神,因有“安定真武”之说。《乾隆京城全图》中安定门 位于第一排第四列,城楼及其附属建筑清晰可见(图 1)。据资料考证及实地踏查,安定门应位于今安定 85 门立交桥正中处(图2)。 图1 :《乾隆京城全图》中标绘的安定门 图2 :今卫星图中所见的安定门立交桥,原安定门应位于今立交桥正中处 二、形制结构 由《乾隆京城全图》中对安定门的清晰描绘 (图3),结合相关资料记载,安定门城楼形制与朝阳门 城楼略同,城楼台基底宽40 米,台基厚27.5 米,城台顶宽34.7 米,城台顶进深21.2 米,城台高11.13 米,内侧券门高10 米,宽7 米,外侧券门高5.5 米,宽5.6 米,城台内侧左、右马道宽5.25 米。 城楼面阔五间,连廊面宽31 米,进深三间,连廊16.05 米,连城台通高33.13 米。 86 瓮城为正方形,南端两直角接北 城墙,北端二角抹圆,南北长62 米, 东西宽 68 米。瓮城东侧辟券门,券 门上建闸楼,瓮城内箭楼下正中建真 武庙。 箭楼形制也与朝阳门箭楼略同, 为面阔七间宽 32.5 米,进深三间 18.5 米,后出庑座五间,宽27 米, 进深 6.5 米,箭楼通进深 25 米,通 高30 米,箭窗82 孔。 图3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安定门城楼、瓮城及箭楼 三、城门变迁 安定门作为北京城的重要门户,自建立以来,明清历朝均有修缮。 永乐七年(1409)修建安定门城楼及城墙;、正统元年(1436)修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 正统六年 (1441)安定门城楼失火,当年修复;道光六年(1826)安定门城楼失火,当年修复;咸丰十 年(1860),英法联军由安定门入侵北京城;民国四年(1915)建环城铁路,将瓮城及闸楼拆除,在箭楼 内侧左、右以砖砌“之”字形蹬道可登箭楼。 解放后,北京市政府于 1951 年冬至 1952 年对安定门城楼和箭楼进行排险和全面维修。施工之始, 因工程复杂,冬季施工不便,至1952 年夏继续修建。1952 年安定门城楼东侧城墙开豁口,为机动车开辟 出入安定门之通道。非机动车及行人,仍由城门券洞通行。1956 年拆除箭楼及南面之真武庙。1969 年为 修建地铁环线拆除安定门城楼。旧照新影中的安定门,面目已截然不同(见顶图)。 四、周边遗迹 ·安定门内大街 1978 年12 月,在安定门城门旧基上建起了安定门立交桥,从立交桥起,南到交道口南大街,为现今 的安定门内大街。这条大街在乾隆时期就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从安定门直达雷祖庙。安定门内大街,明 朝、清朝称 “安定门大街”。中华民国时,交道口以北沿用旧称“安定门大街”,以南称 “交道口南大 87 街”。1965 年整顿地名,将安定门内大街两侧的如意巷、小炮局、牛圏、钥匙、朝阳、背阴等胡同并入, 统称 “安定门内大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 “大跃进路”,后废除,仍称 “安定门内大街”。安 定门内大街是北京城区南北方向的重要通道。除此街外,安定门立交桥以北有安定门外大街,以东有安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