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环保与发展并非“冤家对头”.docVIP

常熟:环保与发展并非“冤家对头”.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熟:环保与发展并非“冤家对头”

常熟:环保与发展并非“冤家对头” 潮涌神州——改革开放三十年巡礼 常熟:环保与发展并非“冤家对头” 本报记者?胡顺涛 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常熟一刻也不愿放松。 依水而建的城市社区。 初春艳阳下,离沙家浜不远的昆承湖,碧波荡漾。? 地处“世界工厂”长三角的中心地带,江苏省苏州市治下的县级市———常熟,一如既往保持着“江南”水乡的特色。 在沉重的环境命题考验下,常熟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率先探索突围,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新路,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并行。 2007年,常熟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同时打造出4个国家4A级风景区,跨入首批“国家生态市”行列,成为中国县级市惟一园林城市。连续5年,常熟在保持GDP年均21.3%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指标却年均下降5%。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天生的‘冤家对头’,环境良好能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来之不易的“一升一降”,常熟市委书记王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打破陈规: 青山绿水重回百姓视野 常熟是一座不大的县级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仅56.8平方公里,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苏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明代诗人沈玄笔下的著名诗篇,尽显常熟良好的生态环境。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前,GDP崇拜之下的经济发展冲动,让曲径通幽、山环水绕的常熟面目全非。”常熟市园林局一位官员说。 首先是有常熟“肺叶”之称的虞山,被疯狂建起的商业店面、工厂企业逐渐蚕食,不但使“十里青山”脱离了人们的视野,也毁坏了入城山体的大片生态绿化。常熟人经常尴尬地自嘲:“远看有座山,近看不见山。” 而最为受伤的,当数虞山脚下的“常熟之肾”———尚湖,近2万亩的成片湖泊,经历大规模围湖造田和围网养殖后,只剩下零星水泽。“肺肾”之伤,不仅是生态之伤,常熟的气候从此变得越来越恶劣。 环视周边,此时的整个长三角地区,竞相发展经济的劲头,掩盖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再者,经济发展会带来的环境问题,被更多人看成是历史的必然。 “按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径,几乎是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环境才开始得到治理和改善。”常熟市发改委副主任周勇军称,“生态环境倒U形曲线”显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污染物排放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拐点,污染才会下降,1万美元就是这个拐点。 但是,包括常熟在内,此时整个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远达不到这一水平。难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就是天生的“冤家对头”? 以尚湖为例,常熟算了一笔账,如果继续放任围网养殖,每年可收入60万元的承包租金,如果叫停整治,不仅没有收益,反要投入6000万元甚至6亿元用于生态修复。 民意如何?常熟市政府将环境修复这道选择题,抛给了市民。在收回的3000份征询书中,除1人投反对票外,其余均赞成对尚湖、虞山进行整治。 尚湖还算是一个小数目,虞山环境治理一旦实施,“十里虞山”还山于民可望实现,但常熟市政府却将不得不舍弃15亿元的收益。强烈的反对声,开始在一些利益部门蔓延。 要经济利益还是要生态环境?争议中,常熟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大力实施环境改造。 1985年,常熟作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决定:从尚湖入手开始生态修复,将2万亩的田地全部退出,禁止围网养殖,为市民的幸福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还原一个自然的生态。 这一举动,让常熟市政府断了自己的财路,却开启了一个经济强县走向科学发展的转型之路。 科学规划: 挖掘潜能打造生态城 修复一个尚湖不难,但要修复和发展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就是一篇大文章。摆在常熟面前的问题是:有了秀山和灵水,如何布局才能发挥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展现江南水乡的风韵。 2001年,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常熟率先提出“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的发展理念,要求政府部门转移工作重心,举全市之力打造生态城市。 说干就干!同年,常熟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一个涵盖43个项目、投资金额高达86亿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并逐一分解到职能部门限期实施。 一开始,外界对这一决策提出了质疑:生态环境是软的,不如搞项目投资来得实在。 常熟坚持执政理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营造环境,一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创业环境,一个是适合人居生活的生态环境,偏废任何一方面,都是工作的失职。 接下来,生态城市该如何打造呢? “没有规划宁可不干,也不能盲目干!”常熟市规划局副局长顾洁说,生态城的建设不是简单的项目堆砌,而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科学规划来指导。 2001年,常熟邀请国内某著名大学启动了《常熟生态市发展规划》的编制;次年,规划刚出炉,常熟又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主动申请国家环保总局组织评审。 对一个县级市的生态规划,国家环保总局从不干涉,也没有评审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