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第三讲,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
第三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述 一、犯罪概念 二、犯罪特征 第二节 犯罪构成 一、概念 二、要件 第三节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一、联系 二、区别 * * 第一节 犯罪概述 第二节 犯罪构成 第三节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1、形式定义:违反刑法; 2、实质定义:危害社会。 我国 《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概念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已达到违反刑法的程度,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的实质内容和法律形式的统一。 (一)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1、犯罪首先具有社会危害性; 2、必须达到危害程度的严重性。 刑法第13条但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社会危害程度 (1)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行为的手段,实施的时 间、地点及产生的后果; (3)行为人情况及主观因素。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规范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法为广义刑法,不仅指刑法典, 刑法典也不仅是指刑法典分则。 (三)犯罪是一种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注:应当不等于必须处罚,也不等于实际上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例外情况 1、法定免除情节:自首和立功、预备与中止、从犯和胁从犯等; 2、酌定免除情节:第37条“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3、超过追诉时效或犯罪人死亡。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基础 结果 结果 体现 基础 相 互 关 系 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特征 (一)是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1、性质: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2、组成:非各要件的简单相加。 故意杀人罪 1、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 3、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4、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 徇私枉法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特征 (一)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二)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 案例 一个以前因盗窃行为受过劳教处分,解教后回城市的男青年某甲,年满20周岁且精神正常,一天故态复萌,于黄昏时候又闯入某大学学生宿舍门前盗走学生停放的有九成新的飞达牌电动自行车一辆,牌照是×××号。 盗窃罪 1、某甲年满20岁,且精神正常 2、具有盗窃的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3、采取秘密窃取手段,实施了盗窃行为; 4、被盗自行车价值超过500元。 特征 (一)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二)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 (三)由刑法总分则加以规定。 刑法总则 一般要件 刑法分则 具体要件 一般要件,指一切犯罪构成所共有的事实特征,是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要件,也称为基本要件、必要要件或共同要件 一般要件,指一切犯罪构成所共有的事实特征,是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要件,也称为基本要件、必要要件或共同要件 客体 客观 主体 主观 四个基本要件 犯罪客体: 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四个基本要件 犯罪客体: 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要件: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等 四个基本要件 犯罪客体: 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要件: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等 犯罪主体: 说明行为主体须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构成犯罪,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四个基本要件 犯罪客体: 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要件: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等 犯罪主体: 说明行为主体须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构成犯罪,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要件:说明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过失、目的和动机等 二者都以犯罪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都能回答什么是犯罪的问题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 联 系 犯罪构成 犯罪概念 揭示的内容不同 个性:表明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注我们生活之外的生活(看不见的辛酸).ppt
- 冀教版初三下册Unit 3 Pardon Me! Lesson 19 At the Chinese Restaurant.ppt
- 冀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平移.ppt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探索乐园》.2.ppt.ppt
- 冀东井口盘培训-穆俊松.ppt
-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大海的歌.ppt
- 冀教版初二英语上册三单元.ppt
- 冀教版初中八上Unit 7 Enjoy Your Hobby Lesson 55 The New Club ppt课件.ppt
- 冀教版六年级比和比例的综合演示文稿1.ppt
- 冀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 自制unit 1 第3、4课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