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以貌取胜 ,一跃龙 门
和珅 自幼好学上进 ,肯动脑筋 ,满汉 皆
通 ,出类拔萃 。关于和珅发迹 的原 因,众说
纷纭 ,见仁见智 。然而 ,史学界较为一致 的
看法是 ,和珅 内靠英俊相貌和善解人意 ,外
借偶然机遇 ,受到乾隆皇帝 的恩赐 ,破格提
拔 ,一步登天。
第 2 页
第 3 页
八旗子弟 ,武官世家
“名流出 自世家 ”,这句话并非虚传 。中国历史上 出现 的最
大 的贪 官和珅 出生在清王朝发展到历史最高峰 的时期 。和珅 的
家族并非一般 。有关和珅家庭 的社会地位 ,在社会上产生某些
反面说法 ,说他 出身 “贫贱 ”、 “低微 ”,言外之意 ,他是不配
当 “宰相 ”的 。我认为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 。很可 能是 由于他
被 治罪后 ,人们对他 的鄙视 ,或往 日被他打击 、排挤 的人对他
的忌恨 、敌视 ;也许 是 因为他 当政 时迁 升太 快 ,又 飞扬跋 扈,
不可一世 ,故为 同僚们所不齿 ,背后对他蔑视 、痛恨 ,少不 了
用 些 贬 词 。当然 ,不可 否认 ,论 出身 ,他 比李 侍 尧 等 人 是低
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大妥 当的 ,也是不符合
实际的。下面分别介绍旗籍及世家 ,予 以证实 。
和珅 ,原名善保 ,字致斋 ,满洲正红旗二 甲喇人 (甲刺 :
那是满语译为 “进或代 ”意思 ),他家 曾一度被抬入正黄旗 ,
获 罪后 其 家 属 又 被 划 归为 正 红 旗 。他 生 于 乾 隆十 五年 (
年 ),父名常保 ,母为伍弥泰之女 ,另有一说是嘉谟之女 。
第 4 页
关于和珅 的旗籍 问题,据 《清实录 》、《清史稿》、《清史列
传》与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 的档案均认为 ,他是满洲正
红旗人 。但 由民国初年 以来 ,有 的学者对他 的出身 、旗籍提 出
了疑义 。有 的人认为 ,他不是一般旗人 ,而是 “包衣旗人 ”,
说他是 内务府包衣 。在近人刘 禺生所著 《世载堂杂记 》 中的
《和珅当国时之戆翰林》条记述 :孙星衍 (字渊如) “曾为人题
和 尚袈裟画 ,有 ‘包尽乾坤赖此衣 ’句 ,和珅为銮仪卫包衣 出
身 ,有献此诗 以媚和珅者 ,遂恨之刺骨 ,知者鲜矣 。”再有 ,
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 昌先生在 《 〈红楼梦〉全璧背后》一文中,
认为和珅不仅是 内务府包衣 ,而且怀疑他为满洲正 白旗 内务府
包衣籍 。周先生 的理 由主要有 以下三点 : “一 、嘉庆 四年正月
初 ,治和珅罪时,大学士等屡奏公议和珅罪状 ,明言 ‘和珅是
满洲世仆 ’,此 即当时指 内务府包衣 的特用语 ;二 、同年五月
初五 日上谕 : ‘吴省兰 曾充咸安宫教习,和珅时系官学生 。’
按 :咸 安 宫官学 ,雍正六年专 为教 育 内务府包衣子 弟所立 ;
三 、据 丰 绅殷德 《延禧堂诗钞 》称英廉为 先 曾外祖 。如上所
述 ,英廉 即内务府包衣籍 ,贰臣冯铨 的后裔 。更可瞩 目者 ,和
珅 自乾隆四十五年六月授正 白旗领侍卫 内大 臣,四十八年三月
为正 白旗满都统 ;他 的至亲也是正 白旗 。其坟地也在东郊 ,为
正 白旗 区 。综 四者而观 ,和珅应属 内包衣籍 。”我们认为 ,周
先生的推想是站不住脚 的,原因有 以下两点:
(一 )英廉 虽姓冯 ,为汉军镶黄旗 人 。但他 与祖居 直隶
(今河北 )涿州 (今涿州市 )的冯铨并无关系 。冯铨
年 ),字振鹭,又字伯衡。 岁 中进士 ,在 明清两代都做
第 5 页
过大学士等高官 ,深受崇祯帝 、多尔衮与顺治帝 的重用 ,死后
被封上谥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