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落后农业国.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落后农业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课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想一想,为什么? 2、苏联的工业化都取得了哪些成就?与同时的欧美经济发展相比较,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家有苏联产的家用电器吗?说明了什么? 3、中国有没有实行过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现在正在实行什么经济体制?为什么要改变呢?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有没有好处呢? 二、农业集体化运动 1、与英国模式相比,简要讲一讲“斯大林模式”的利弊有哪些?斯大林是英雄还是暴君? 2、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 3、与“斯大林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 * * * * 忆一忆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年)作为当时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还产生了什么重要后果? 第1课 初期探索--列宁领导的社 会 主 义 革 命 与 建 设 第2课 斯大林时期 苏 联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一、十月革命(1917年) 第1课 列宁领导的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与 建 设 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 新经济政策 一、十月革命 说一说俄国为什么会在1917年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3、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 你知道十月革命是怎么一回事吗? (1917、11、 列宁、彼得格勒 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 新经济政策 阅读与思考: 阅读课文P187、189,用表格的形式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 作用 内容 背景 时间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比较 1918—1920 1921 —1929 国内外敌人进攻,苏维埃政权危急 1、余粮收集制 2、单一国有制 3、实物配给制 4、劳动义务制 积极:战胜内外敌人 消极:工农不满,政权危急 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工农群众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危急 1、农业:粮食税 2、工业:多种所有制 3、商业:自由贸易制 4、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苏维埃政权巩固 议一议: 1、列宁冲破重重阻力,最终促使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从而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对此,你有何感悟? 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1922年12月苏联正式成立 1924年列宁去世 第2课 斯大林时期 苏 联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落后农业国——强大工业国 二、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肃反运动(文革) 三、思想文化:统一、僵化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阅读与思考: 阅读课文P195、P197,用表格的形式归纳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概况。 作用 弊端 特点 内容 时间 农业集体化 工业化 1、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6年起近10年 兴建6000年大型工矿企业等 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为……奠定基础。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1929—1932年 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组建集体农庄 采用先进技术和集体劳动的社会主义大农业 忽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强迫命令,虚假数字,农业税过高,影响发展。 2、五年计划 (1)时间: (2)作用: (3)体制: (4)弊端: 1928开始两个五年计划 提前完成,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国家计划管理体制, 指令性计划经济 排斥市场调节,统得过死;压制积极性,缺乏动力与活力;经济效率与效益低下,社会财富严重浪费 说一说: 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政治:肃反运动(集权) 思想(集中、统一) (1)导火线: (2)特点: (3)后果: 1934年基洛夫被刺事件 肃反扩大化, 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破坏社会主义民主 1934年参加联共(布)的“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逮捕;选出的139名正式和候补中央委员中,被逮捕和遭枪决的有98人。 思考与评论: 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至今莫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