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3.0.4 温控指标宜下列: 1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 2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3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2.0℃/d。浇筑体℃。 4.3 配合比设计 4.3.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行标准JGJ 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60或90强度时,作为混凝土的设计依据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低于160mm拌水用量不宜大于1kg/m3。 4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用量的50%;粉煤灰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量的50%水胶比不宜大于0.556 砂率宜为38~4%。 7 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4.3.2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4.3.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5.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附录B“计算2 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 3 原材料优选、; 4 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5 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6 混凝土浇筑和施工进度计划; 7 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附录“计算8 主要应急保障措施; 9 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5.1.2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分层连续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施工。5.1.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置水平施工缝,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能力钢筋的、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 5.1.4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留置变形缝变形缝现行国家有关的规定;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的规定;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跳仓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 5.5混凝土养护 5.5.1 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做好测试记录; 2 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 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小于0℃时,可全部拆除。 5.5.2 5.5.3 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5.5.4 大体积混凝土,应加强进行养护,侧模、底模的保温构造应在支模设计时。 5.5.5 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上结构应装饰,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5.6 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 5.6.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热、、大风或者雨雪天气时,必须采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5.6.2 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宜采用、冰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条件许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 5.6.3 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5.6.4 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在作业面应采取挡风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 5.6.5 雨雪天不宜浇筑混凝土,当施工时,混凝土质量的措施遇大雨或大雪天气时,立即进行覆盖严禁雨水直接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6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 6.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少于4次;入模温度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6.0.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2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 在轴线上,监测点位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