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画论》及古代书论创作状态及学习观比较
《画论》及古代书论创作状态及学习观比较摘 要:达·芬奇《画论》中关于艺术家的创作状态,艺术学习的方法等等的论述,与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认识颇有相通或相同之处。
关键词:达·芬奇;《画论》;书法理论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58—01
达·芬奇《画论》对绘画的性质与美学特征做出了深刻全面的论述,其中关于艺术家的创作状态,艺术学习的方法等问题的论述,与中国古代书论中对书法的认识颇有相通之处:
一、艺术家的创作状态
达·芬奇和古代书论都认为艺术创作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先思考斟酌,然后进行创作。达·芬奇认为创作之前“画家应当独身静处,思索所见的一切,亲自斟酌,从中提取精华”,否则“就象一面镜子,只会抄袭摆在面前的一切东西,却对它们一无所知”。即主张将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进行沉淀、过滤,在这一基础上提取精华,运用于创作。达·芬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索可谓细致入微,为他的创作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古代书论也特别强调创作状态,《笔论》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强调创作时要心无罣碍。《笔髓论》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否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八诀》说“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都指出书法创作需要闲逸的心境,要静,要心平气和等等。此外还认为书法创作要先思考斟酌,先结思,意在笔先,然后才下笔。《书论》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笔势论十二章并序》说“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授笔要说》“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有更为甚者,象萧何那样,创作之前要“覃思三月”,才敢下笔。可见古代书论对创作状态和创作前的构思是异常重视的,认为这直接影响着创作的效果。
二、艺术学习的方法
达·芬奇和古代书论都认为艺术学习应该重视临摹的学习方法。关于学习绘画和提高绘画水平的方法,达·芬奇认为最好的就是临摹,并认为能摹仿即能创造。他说过“少年应该先学透视,再学习万物的比例,而后临摹名家的作品,借以养成画好人体各部分的习惯。再继之以自然作品的临摹,以巩固所学的课业。经常观摩各大师的作品。”“画家应当首先临摹名师的素描训练自己的手”,“在学习的头一阶段,应当致力于临摹不同画师在纸上或壁上制作的各种构图”,他主张的临摹既包括名师作品,也包括自然。众所周知,临摹是书法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古代书论被命名为《临池决》、《临池管见》、《临池心解》,《续书谱》和《东观余论》等都辟出专门章节来论述临摹,可见临摹在书法学习中的地位。至于散论及临摹地位和方法的就更不胜枚举了。例如《书学捷要》说“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强调了临摹的重要性。《临池管见》说“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续书谱》说“唯初学者不得不摹……然后可以摹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则分析了临与摹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论书》说“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春雨杂述》说“大要须临古人墨迹”;《笔意赞》说“先临〈告誓〉,次写〈黄庭〉”;《临池心解》说“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纵览揣摩”等等,则是从学习所取得效果的立场,表达了各自对临摹的见解。由此可见,虽然中西方所谓的“临摹”之概念和意义不尽相同,但在都把它作为艺术学习的重要方法这一认识上是一致的。
达·芬奇认为艺术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靠勤奋执着才能有所收获。他说“切记,先求得勤奋,勿贪图捷径”,“求得快速之前,应先学会勤勉”,还强调“应当有规则地学习,不放松任何未曾牢记的事物”。古代书论中关于学书勤奋的论述更是俯拾皆是。《非草书》说汉代人学书法“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坐,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可以说勤奋至极了。徐浩《论书》说张芝学书“池水尽墨”,智永学书“登楼不下,四十余年”,《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中说钟繇学书“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其学书之勤奋也非常人所能企及。以至苏轼总结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可以说学书要勤奋的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