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探论
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探论 叶当前 摘 要:送别之际,与离别相关的景象容易触发主客的感情涟漪。感物取象、化物象为意象,在意象中浸润诗人的离愁别绪,是六朝送别诗意象生成的主要方式。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主要侧重于自然物象与社会物象,所取意象有着非常强的写实性。追溯感物取象方式广泛运用的原因,与六朝时期“感物吟志”的理论指导及咏物诗赋的彬彬之盛颇有关系。分析感物取象的发展趋势,六朝送别诗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不断向“目击道存”的审美模式发展。因为感物取象写作方式的局限,六朝送别诗只能作为唐代送别诗繁盛的前奏,默默为唐诗的兴盛做着铺垫。 关键词: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感物吟志 睹物感怀和寄情于物是中国诗歌重要的抒情手段。送别之际,各种与离别相关的景象容易触发情感的涟漪。因此,在送别诗中感物取象,化周边物象为离别意象,在意象中浸润诗人浓郁的离愁别绪,成为六朝送别诗意象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的写实特征 与《诗经》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写作方式不同,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重在关注离别本事,即目选取与离别事件相关的周边物象为意象,有非常强的写实性。考察六朝送别诗所取物象,主要是自然物象、人造物象、社会物象三类。 送别之际,周边语境中即目物象是送别诗中运用较多的意象,即目物象包括自然物象、人造物象与社会物象三类。《初学记》“离别部”以六朝送别诗为例,列举了29组事对,其中如浮云、零雨、牵衣、总辔、参辰、弦栝、送南浦、造北林、白云、黄鹤、二凫、双鸾、秣马、理棹、发轸、弭棹等,都是送别诗广为运用的意象,主要侧重于自然物象与人造物象。这类物象主要有交通工具以及那些与离愁别绪容易共鸣的意象,如归雁、浮云、猿声、月亮、蜡烛等。 六朝时期,交通工具有马车、马、舟船等,这些交通工具本身及交通工具的零部件都成了送别诗的意象。如马、马嘶、马车、轮、旆、舟、船、帆、棹、缆等,都是六朝送别诗中借以述离的意象,有的仅用舟或车,有的舟车并用,上句言车,下句写舟,如王彪之《与诸兄弟方山别诗》:“脂车总驰轮,泛舟理飞棹”[1](p.922),“车、轮、舟、棹”四个意象交错并用,仅以“总”和“理”两个动作串结,把离人远去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有的写出发前舟车的静态,有的写舟车远行之后留者目送伤感之态。前者如鲍照《与荀中书别诗》:“劳舟厌长浪,疲旆倦行风”[2](p.301),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舟、旆情态,表达对无奈颠沛的厌倦,流露出倦世与归隐之情;后者如陶渊明《于王抚军座送客诗》“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3](p.151),舟愈行愈远,送别之情亦越来越浓,唐人送别诗经常运用这种写法。有的写孤帆远行,有的写兰舟待发。如阴铿《和傅郎岁暮还湘州诗》“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4](pp.214-215)、朱超《别席中兵诗》“扁舟已入浪,孤帆渐逼天”[1](p.2093),大浪孤帆,渐行渐没,有唐人兴象;又萧绎《别荆州吏民诗》“向解青丝缆,将移丹桂舟”[1](p.2040)、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桂舟无淹枻,玉轸有离徽”[1](p.1736),用词富丽,缱绻离情蕴于桂舟之中,不逊宋词之婉约缠绵。 交通工具及其相关设施与送别事件紧密相关,交通工具是离人远行的载体,看到远去的交通工具便是看到离人,无需更多渲染,便有睹物伤情的效果。因此,送别诗中的交通工具经常被拟人化了,诗人之情移置其上,孤帆、征棹、骛棹、纚舟、桂舟、旌旆、骖騑、转轼等称谓本身便附着诗人的感情色彩,再配上相关的或伤感、或明快意象,情便从景致中自然流露出来。因此,舟车富于写意性,乍看是写实,细味却是虚拟,简短数句,虚实相生,兴象生动,生出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如庾肩吾《新林送刘之遴诗》:“旆转黄山路,舟纚白马津。送轮时合幰,分骖各背尘。”[1](p.1994)以送行的车马与即将远行的舟船意象入诗,以津渡为联结点背向着笔,实写离别过程,“合幰”、“分骖”等动作蕴含有丰富的感情,以快动作写情,迥异乎“执手相看泪眼”的慢动作写法,却收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大雁南飞,返归故里,最易引起客居北地离人的思乡之情,像庾信这种身世独特者客中送客之际,最易感于归雁意象。如庾信《重别周尚书诗》:“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5](p.370)既是送人,又是自叹身世,一切都托意于归雁意象。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亦以大雁南飞在表达节令气候之外象征孔令功成身退,“季秋边朔苦,旅雁违霜雪”[6](p.23),亦实亦虚,暗寓深意。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旅雁方南过,浮客示西归。”[2](p.290)直接以归雁与行人对举,以雁抒别。范云《别诗》:“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1](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悬挑脚手架监理细则-定稿.doc VIP
- 康复护理学肠道护理.pptx VIP
- 马工程党内法规学教学课件11.pptx VIP
- 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pptx VIP
- 马工程党内法规学教学课件5.pptx VIP
-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pptx VIP
- 第二单元 第4课《数据分包灵活传》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课件:小儿雾化吸入护理.ppt
- 11.2.1.1 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