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docVIP

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

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穴位注射 2006年6月~2008年7月,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并与采用电针、火罐治疗的41例对照观察,获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2例病例均来自本院针灸科门诊,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26~65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3年。对照组41例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9~69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年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颈痛,颈旁压痛或胸、肩、背及上肢等处放射痛,上肢、手指麻木,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②神经根紧张试验酸痛或麻痛加剧;③影像学检查示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不稳,椎后项韧带钙化。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①电针疗法:取穴:根据X线片或CT片提示的病变部位及临床症状选用相应的夹脊穴为主穴;配穴:风池、大椎、肩井、天宗、肩?、肩贞、合谷、外关、后溪。操作方法:病人俯卧位,主穴用0.3mm×50mm毫针,进针后针尖向椎体方向深刺至骨,得气后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频率2次/秒,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配穴每次选用4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即可,同时并用WS―101D频谱多功能治疗仪照射局部。起针后在患侧颈、肩、背部加拔火罐10分钟,治疗期间留针30分钟。②穴位注射: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天宗或肩?、大杼或肩井。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ml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1ml和祖师麻注射液1ml,针头刺入穴位后得气,回抽无血注入药物,出针后用棉球按压,穴位注射每次取2穴,每穴注射药物各1ml。治疗10次为1疗程。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及颈部制动,患肢不得过度提重物。 2.2 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加拔火罐,取穴、操作、疗程、医嘱与治疗组相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颈肩疼痛减轻,肢体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3.2 治疗结果:经治3个疗程后,治疗组41例中,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41例中,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体会 祖国医学无颈椎病一名,本病当属“痹证”范畴,《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夯实而成痹也。”长期从事伏案工作,易使颈部肌肉、韧带等劳损,椎间盘退化、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椎体错位、韧带钙化、椎间盘脱出等病理性改变,使脊神经受刺激或直接受压[1]。针刺直接作用于颈椎病变部位,起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作用[2]。穴位注射疗法是选用中西药制剂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既有传统中医学的治疗特点与作用途径,又有其现代医学的药理作用特点及治疗途径。笔者认为,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重视颈部休息,在每次治疗后尽量带颈围1~1.5小时,作为颈部制动,其后要作颈部功能锻炼,治疗期间尽可能卧床休息。 5 参考文献 [1]周建伟,胡玲香,李宁,等.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8):542-543. [2]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2-241. 收稿日期 2009-11-18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