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读陶渊明诗文意象中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浅读陶渊明诗文意象中中国古代隐逸文化【摘 要】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大多具有隐逸的象征意蕴。本文避开一般意义上的解读,而是从“隐逸文化”的角度来观照,深入剖析陶渊明诗文核心意象所表现的隐逸情结和所蕴含的隐逸文化,从而阐明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与其文学创作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文化;意象
陶渊明发展了中国的田园诗,是一位集大成者。他的诗歌因平淡自然、含蓄隽永、意境深邃而被后人称道,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他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系列的核心意象。这些意象使他的独特人格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中国古典诗词作品常借用意象来抒情言志。正如《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就是说,诗歌创作中常借助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并把意义蕴含其中,用来更好地表达某种感情。此时,物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了。所以意象作为一个审美概念,主要指存在于创作主体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包含着创作主体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
隐逸作为古代文人的一种常见的处世方式,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可以保持他们的人格独立和心灵自由。同时“入世”和“出世”,是古代文人必须面对的话题,他们始终纠缠在“仕与隐”之间。所以,种种原因及传统形成了中国古诗词文化中独特的隐逸文化。隐士文化其精髓是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珍视自我、向往自由的人格理想与精神境界。隐居林泉山水,漫游之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古代隐士们的生活常态。而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阅读他的名篇佳作,我们不仅可徜徉于恬淡自然的田园风光,还可被其中的隐士情怀和文化所感染。因为官场生涯使他认识到只有皈依自然才能摆脱束缚人性自由的污浊官场,所以其诗文中包含着象征隐逸意蕴的核心意象。陶渊明正是凭借这些重要载体,将他独特的人格精神外化,也使得我们能一窥古代文人在儒道传统下仕与隐的纠结和矛盾。而历代文人也极推崇这些蕴含隐逸文化内涵和哲理的核心意象。之后的文人每当遭遇人生低谷时,常用漫游于青山绿水间来稀释怀才不遇的苦闷,用陶醉于自由闲散的生活来抒发隐逸之志。所以,陶诗的探索无疑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隐逸文化的角度来观察,剖析陶渊明诗文核心意象所表现的隐逸文化和情结,这些核心意象不仅使陶诗呈现出特有的审美情趣,而且也透视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自我完善的决心。
“在中国文人们看来,求取闲适生活和诗意人生是一种文化选择,也是一种精神需要。” “中国尤其中晚唐至宋代的士大夫追求的是内心宁静、清静恬淡、超尘脱俗的生活……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乃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所以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诗意的处理从而营造出的诗情画意和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成为对后代文人充满感召力的审美理想,是饱经风霜的古代文人们找寻的精神家园。陶诗往往以自然平实的语言来描绘美好的田园山水,对生活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流露出亲近自然的渴望。其中一些具有特殊生命含义且符合隐士审美情趣的核心意象,千百年来备受推崇,堪称经典。如,鸟意象最早出现在原始宗教中。《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鸟是爱情的象征。《古诗十九首》中,“越鸟巢南枝”,鸟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然而,上述作品中,鸟意象是零碎、散乱的,而陶渊明将之联接起来成为意象。《杂诗》其五中,“骞翮”象征“远逸”的人生志向, 用高飞的鸟比喻宏大的抱负,平淡之中似见雄奇豪放,表达了作者对“飞鸟、高鸟”的向往。彻底归隐后,鸟意象发生了变化, “倦鸟、羁鸟、归鸟”取代“高鸟、飞鸟”出现。《饮酒》中诗人借助“羁鸟”的恋和“池鱼”的思构成了意象的寓意美。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羁鸟的同情,更是流露了自己辞官回归自然的心迹。语气虽平淡,但平静中见波澜。这正是“距离化”的语言营造出意象的含蓄美。从中我们仿佛看到厌倦官场且疲惫不已的诗人的影子。《归鸟》这首诗通过对中心意象“归鸟”的生动描写,使“归鸟”的生动形象与内蕴情志交织在一起,表露了返归园林后的怡然自得及欣喜满足的心态。随着天灾人祸的降临,归隐后期的生活日益潦倒,甚至到了乞食的地步。这时期的鸟意象变成了“孤鸟”。如《咏贫士七首》其一中,“孤鸟”将众鸟之群飞与孤鸟之独飞作比,表达了困顿之中仍坚守精神自由的追求。
建功立业、匡时救世是大多数古代文人心中的政治情结。然而宦海沉浮,少时的政治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带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仕途受挫的失意,这些士大夫们转而用隐逸作为慰藉痛苦的心灵的良药。于是,他们便有了归隐山水田园的念想,隐逸方式成了无数愤懑且失落的文人永远的情结。这一点在陶诗的核心意象中也表现明显。如归隐初期的“门”和“窗”意象,就象征着诗人用淡泊与超脱来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逆作法施工技术原理及措施.doc
- 浅议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
- 浅议通信电源系统防雷设计.doc
- 浅议通信传输常见问题及技术要点.doc
- 浅议通过物理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doc
- 浅议造林中杂草管理及防治方法.doc
- 浅议道桥施工技术控制研究.doc
- 浅议造船企业营销管理决策.doc
- 浅议道路路灯安装技术实践.doc
- 浅议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理.doc
- 2025至2031年中国波段卫星接收天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合金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制半空心铆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休闲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梯钻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定碘烧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防水一体摄像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方型铣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省泗县二中高一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带解析).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燃气式保护气氛等温正火生产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