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原因及防治
浅议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原因及防治【摘 要】混凝土结构楼板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施工及监理控制手段可以克服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混凝土;性能改善;技术措施;处理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现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实践经验和教训,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等方面,阐述楼面裂缝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1.混凝土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但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混凝土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外加剂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建议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混凝土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混凝土),促使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外加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大于180kg/m3),不允许随意对商品混凝土加水;严格控制掺和料的用量,对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粉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20%;有条件时,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另一方面承包商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能片面压价,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质量,导致楼面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控制好商品混凝土塌落度检测,以保证混凝土的成品质量。
2.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埋线管及线管集中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2.1重点加强楼面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是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较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至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跨限制在1平方米中放2块。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容易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尤其混凝土泵管装拆时无处落脚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根据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凳,其横向间跨不应大于700毫米,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同时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1)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应及时穿插,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2)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通道(或铺设跳板),以供施工人员通行。
(3)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负筋的正确位置。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凳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部位钢筋。
(4)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外)应重点检查和修复。
(5)混凝土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2.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容易导致裂缝。当预埋线管直径较大,开间宽度较大,且线管的敷设走向重合时,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须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00。
2.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的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吊运施工,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文化馆在文化大发展时期作用.doc
- 浅议文物普查及经济互动.doc
- 浅议斗轮挖掘机履带车架制作工艺方法及焊接变形控制.doc
- 浅议斜拉桥病害研究及监测.doc
- 浅议新人文剧及消费者关系.doc
- 浅议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doc
- 浅议新任班主任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doc
- 浅议新农村建设创新规划.doc
- 浅议新加坡润滑油脂海外项目风险管理.doc
- 浅议新医改对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影响.doc
- hikmicro-b-series-thermal-cameras-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fluke-smft-1000-solar-multifunction-pv-tester-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tpi-sp620-differential-pressure-meter-smart-probe-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e4438c-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1.pdf
- ryf_leica_dm750_p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flir-ets320-thermal-camera-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reatBot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V7.3_F430_en.pdf
- ANRITSU MS462xx 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hauvin-arnoux-f604-clamp-meter-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E5071C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