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doc

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   今年5月以来,我利用扶贫和援疆活动、节假和工作之余,间断性地拍摄了天津、江苏、皖南、豫中、秦巴山区和南疆,由渤海湾横穿至帕米尔高原,影像既反映了现代大都市、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也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一个角度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截面。拍摄中,我在不断地体味生活,反观自我,思考摄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并号召文艺工作者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和根本方法。我们要努力遵循,认真实践。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需要扎根人民,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   所谓意象,一般是指蕴含一定寓意的形象和境界。相对于概念性的抽象和客观性的具象而言,意象,介于二者之间,是主客观的统一。我认为,在生活中捕捉、升华出具有一定寓意的意象,将赋予影像更多的内涵和价值。   首先是作为摄影者如何对待生活?生活的主体是人民,其中自然包含着对人民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衡量着一个摄影人的基本价值观。生活需要热情,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敬畏。敬畏生活,敬畏人民,是摄影人的一个原点。因为敬畏,自然就要放下身段,这个原点看起来站位很低,可摄影人如果能站在这个原点上,他实际上就获得了摄影的制高点。中国古代有不少怀着悲悯情怀描写劳苦人民的诗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站在云端上俯瞰芸芸众生,居高临下,那就会隔膜得很。我们在拍摄时往往也会站在高处,用俯角去拍摄,只要我们心里在仰视生活、仰视人民,无论角度如何,都是站在原点上。   在江苏盾构机厂,我爬到吊车上,俯拍一位工人,他趴在盾构机上全神贯注地为机器除锈,似乎与机器融为一体,成为机器的一个部件。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甚至在颤抖,用俯角拍下我心中景仰的这位普通工人,感谢他点燃了我的心灵之光。   敬畏生活,同时融入生活。身子要沉下去,与普通群众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甚至血脉相通。我在皖南宣纸厂拍选洗燎草的工人,那里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尘雾弥漫,一位女工尽管戴着口罩,还是被呛得呕吐不已。我在那里,3个多小时拍摄,头晕目眩,一直想吐。看到这些工人挥汗如雨,看到他们衣服上结着厚厚的汗碱,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我的影像被深深地打上情感的烙印。画面有油画一样的色泽和光影,可内在是那么的沉重。一位友人看到这些照片时说,它们如同米勒的油画,能够看得出,你是融在工人之中的。没有这种融入,没有心灵碰撞的火光,就拍不出感人的影像。我还拍了一位挑燎草的工人,当时心中突然浮现一个高山的意象。是的,远景是一座大山,他挑担的形体与背景相叠,正宛如大山。那是生活的,也是我心灵的。   在文化援疆的几天里,学亮同志陪同我驱车十多个小时穿越雪山冰川,来到祖国西部边陲帕米尔高原的塔县,先后到马尔洋、瓦恰和班迪尔乡,住在塔吉克老乡家中。那里条件艰苦,没有厕所,也洗不了澡,更主要的是我高原反应强烈,呕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塔吉克人热情豪爽,苏克苏尔一家待我们亲如家人。我拍这家人的生活,拍他们的劳作、起居,拍他们会友、祭扫。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是自觉情意相融、血脉相通。塔吉克人长得好看,三女儿阿莫苏里坦更是可以称之为美人。美貌容易拍,难的是拍出气质和内在。心灵碰撞之光穿透了表象,在瞬间的触觉中,我捕捉到了它。比如,那幅阿莫苏里坦干家务活时偶尔抬头的影像,呈现出令人瞠目的劳作之美。那个瞬间,她惊艳无比,比女王更高贵,比明星更耀目。   我怀念在塔县的日子,情感上的相融超越了身体上的不适。在那里不仅创作出作品,更重要的是,它留驻了我的心灵。   敬畏生活,融入生活,同时也要提炼生活。日常的生活是平凡的,甚至是平庸的,然而,精彩往往就潜藏在这平凡和平庸之中。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是如此,对摄影人来说,关键在于你是否练就一双能观察、捕捉、提炼生活的眼睛。眼里有美,眼里有意境,眼里有故事。优秀的摄影人,总是拥有一双生活的眼睛、人民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爱,捕捉表象下的内在精神。   在巴中的作品中,有一幅是我在古镇小巷中拍到的:女人一边扶着拄拐的男人,一边回眸摔倒的孩子。那是短短的、看似普通的瞬间,然而,其间所传达的爱和美却无法言喻。还有一幅是夜晚收工后,清洁工和放学的孩子依偎相伴的情景,母女之情,如同那暖调的灯光,发散在夜幕之中,让我为之心动。人性之美,人文精神,赋予影像以永恒的魅力和超凡的意象。它召唤我们去忘我地追逐、捕捉,它值得我们去忘我地追逐、捕捉。   那么,如何捕捉生活的意象?   对摄影而言,过程是把握三个要素:物象―意象―影像。物象是客观的,然而,在不同摄影者主观感受中并非相同。当摄影人的瞬间触觉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