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集成-清-廖润鸿.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针灸集成 清 廖润鸿   序   医用针灸由来久矣尝见痼疾沉 药力所不能愈者得针灸而奏效独奇自穴道难明业医者 惮究遂借口泄气极力诋诃俾患者视为畏途致令内经素问心法终于就湮可慨也今岁夏偶遇明 师以针灸集成相示因取而读之渐觉豁然有得窃以为下手用功处在熟穴法熟极则巧自生而余 性健忘深虑旋得旋失因将原书考正穴法韵以五言用当记诵并遵御纂医宗金鉴参互考究正其 讹舛且近取诸身时尝寻按至忘寝食更觉胸有把握益信古人救世深心金针度尽特患不甚研求 耳余自维留京五载年已四十文章无灵终不能进蓬瀛一步虽平日于天交算学地学以及卜筮壬 遁星命诸学时深探讨究无补于斯世独得此一端可以卫生并可以济人殆所谓思之思之鬼神通 之者耶歌既成将铜人图按法缩绘小幅以便案头搜讨坊友 饶君松圃谓是可益初学乐为梓行 附诸针灸集成之后因记其爰起如此同治十三年甲戌冬十月   卷一   制九针法   内经日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注云热在头身宜 针分肉气满宜圆针脉气 虚针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锋针破痈肿出脓血宜铍针谓阴阳去暴痹宜圆利针治经络中痛痹宜 毫针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宜长针虚风舍于骨解皮肤之间者宜大针此之谓各有所宜也 针形有九叙之于下一曰 针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主泻阳气(灵枢)○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头大 末锐主热在头分(易老)二曰圆针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灵枢) ○锋如卵形肉分气病宜用此(三曰 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易老) ○脉气虚少者宜此(易老)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以发痼疾(易老)○泻热出血发泄痼疾 (易老)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末如剑锋以取大脓(易老)○一名破针用以破痈肿出脓血 (易老)六曰圆利针长一寸六分大如 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易老)○尖如毫且圆利调 阴阳去暴气(易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以取痛痹(易老)○尖如 蚊虻喙调经络去痛痹八曰长针长七寸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易老)○锋利故取痹深居骨解腰 脊节腠之间者(易老)九曰大针长四寸尖如挺其锋微圆以泻机关之木(易老)○一名淬针取风 虚舍于骨解皮肤之间者(易   卷一   炼针法   取久用马衔铁作针最妙(精要)○煮针取乌头巴豆肉各一两麻黄五钱木鳖子肉十个乌梅 五个上将针药同入银石器内水煮一日出洗之再用止痛药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各半两又如前 水煮一日取出以皂角水洗之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菘子油涂之常近人气为 妙(得效)   卷一   四时针法   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 气血而入客也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则乱气不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并焉(内经)○病有浮沉刺 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 生大病(内经)○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盖春夏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刺之秋冬阳气在下 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也(难经)   卷一   针刺浅深法   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刺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刺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刺深三分 留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刺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求疾其刺深者皆无过 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灵枢)○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凡下体及肉浓处针可入深灸 多无害(入门)   卷一   火针法   性畏艾灸者当用火针以针置火中令热刺之即火针也(资生)○凡诸穴忌灸之处以针置火 中命热缪刺之即效乃知火不负人之说(资生)○内经有燔针法即火针也(内经)   卷一   点穴法   凡点穴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孔穴不正则徒烧其肌 肉虚忍痛楚无益于事(千金)○凡点穴坐点则坐灸立点则立灸卧点则卧灸坐立皆宜端直若一 动则不得真穴(入门)○古者用绳度量绳多出缩取穴不准今以薄竹片点量分寸疗病准的亦有 用蜡纸条量者但薄篾易折蜡纸亦粘手惟取稻秆心量却易尤胜于用纸之伸缩也(资生)○人有 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 病者快然如此子细安详用心者乃得真穴耳(千金)○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穴之法言人有病即 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下手即得便快即云阿是灸刺皆验入门云天应穴是也(资生)   卷一   量分寸法   取病患男左女右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应取穴及作炷分寸并根据此法(局 方)○左女右中指第二节内庭两横纹相去为一寸是谓同身寸疗病多愈今以为准的铜人曰取 中指内文为一寸内经曰同身寸是也(资生)○窦汉卿同身寸法以中指大指相屈如环取内侧交 两角为一寸○取中指内侧为同身寸者大法也若取头部膺 部背部腹部同身寸外又各有活法 不可执一也(纲目)○手足部并用同身寸取之(神应)头部寸前发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