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五十三 小儿疮疡门 小儿直诀 【宋 钱乙】 丹瘤 丹瘤之证,因热毒客于腠理,搏于气血,发于皮肤,当以白玉散涂之。 【注 按前证或命门所禀,或风热相搏,或频浴热汤,或频着烘衣,或伤食发热,或 乳母膏梁厚味,七情郁火,皆能致者。其赤晕游走者,乃血随风热也。若禀胎毒,用化毒 丹;风热者,败毒散;频浴烘衣者,四物、连翘、山栀;饮食发热者,四君、柴胡、神 曲;母食厚味者,加味清胃散;母有郁火者,加味逍遥散。俱加漏芦,母子俱服。白玉 散,其性大寒,能解热毒,若毒发于四肢而轻浅者宜用。若延及胸背胁腹者为重,须用活 命饮;令人用力于各患虚遍吮毒血,各聚于一处,急砭出之。若肚腹膨胀,二便不通者, 毒入内也,用大连翘饮亦有生者。】 疮疡全书 【金 窦汉卿】 赤游丹 小儿患此赤丹,皆从母胎中受蕴,故发皮肤,游走不定。但腹起,于四肢收者轻;四 肢起,收于腹者重。急治得生。小儿赤游丹固蕴热所致,即胎毒也。或母怀胎之时,好食 辛辣毒物,沐浴热汤,冬天炭火,以致热气入胎,嗜欲无度;或生下火烘衣棠,或火烘床 褥,以致热毒内外交攻,半岁上下,无有不发者。初起身体发热,燃火视之,其色红赤, 啼哭不止,其光游走不定。发于四肢者生,发于腰腹者死。急用磁锋砭去其紫血,自下而 上,则毒血流下。不可逆砭,急用乳香末,鸡子清调匀涂砭处,时用芭蕉根汁涂之;内服 朱砂化毒丹,生蜜调下,再服紫金锭水磨汁下。 或游丹发于头者,何以治之?必须将患儿眠在床上,以床脚根一头加砖一二块,以坠 毒气于头,用磁锋砭之,使毒气毒血皆从头顶而出。若乳母抱立在身砭之,则毒气顺下, 遂壅咽喉,必难生矣。近观同道之友颠倒砭之,不得其手法,以害诸儿。故不辞琐琐,又 明言之,并附十丹毒于后。 小儿十种丹毒 一飞灶丹,从头顶肿起,渐发红肿,颈项俱浮,眼睛红色,用生葱一束,捣烂取汁涂 之。又方,以(石卜)硝五钱、雄黄末二钱和匀,芭蕉汁调和,用败笔蘸汁润之,须令病者 卧之,将此汁自下润至颠顶,其毒从百会穴出。若随下润之,则毒气侵于咽喉,亦难治 者。 二吉灶丹,从头额肿痛,用赤小豆末,鸡子清调敷之。前方亦妙。 三鬼火丹,从面上起赤肿,用伏龙肝末,鸡子清调敷;再用芭蕉根汁润之,益母草灰 为末,醋调敷亦妙。 四天火丹,从背上起赤点,用桑皮末羊脂调敷之。 五天灶丹,从背上起,一云从两手起,赤肿黄色,用柳树枝烧灰为末,蜜调敷之。 六水丹,两胁虚肿,用生铁屑末、或针砂、或锈钉末,猪脂调涂。 七胡芦丹,从脐上起黄肿,用槟榔末,米醋调敷之。 八野火丹,从两脚起赤肿,用乳香末,羊脂调搽。 九烟火丹,亦从两脚起赤白点,用猪槽下土,麻油调搽。 十胡漏丹,从阴上起黄肿,用屋漏处土,羊脂调搽。 外科精要 【宋 陈自明】 痈疽 凡小儿属纯阳,其痈疽之疾也,多因心气热而患之。 【注 愚按前证,亦有因禀赋而致者。常治少参史南湖孙阴囊赤肿,余作胎毒治之 而瘥。后患发热痰嗽,见证不一,难以名状。遂诊其母有郁火血热之证,乃用解毒清肝等 药,子母俱服而愈。】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二火类 凡小儿疮疤瘾疹,麸疮丹熛等疾,如遇火运胜时,荧惑乱行之者,不可便用升麻汤解 之。升麻汤味辛性温。《内经》曰积温而成热,是谓重火,止可以辛凉之剂解之。如遇平 时,可以辛温,盖平时无事,便同水化。然而更审察病机,甚者亦不可以辛温,但发散之 后,便以凉膈散加当归及白虎汤、化斑汤、玉露散煎服之,更甚者解毒汤、调胃散治之。 古人云:斑疹疮疱首尾俱不可下,皆误矣,岂不闻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内经 》曰:五寅五申之岁,多发此病者,盖少阳相火之所为也。又曰:少阳客气胜,丹疹外 发。又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王太仆又谓百端之起,皆自心生。岂可便用辛温发散 乎?如致热势增剧,渐成脏毒下血,咬牙发搐,大热明矣。如白虎加人参,凉膈散加当 归、桔梗,勿问秋冬,但见疮疹,用之神良。 凡小儿疮疱、瘾疹、麸疮、丹熛、斑毒之后,脏毒下血。《内经》曰:少阳客气胜, 则丹熛疮疹发外也。盖余热不解,故脏毒下血。治以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凉膈散,临证 选而用之。所谓白虎,旧说秋冬勿用,皆悞也。但有此证便用之,盖其证属相火故也。 凡小儿丹瘤浮肿毒赤,走引遍身者,乃邪热之毒,可用磁片撤出紫血,其病立愈。如 不愈者,后用凉膈散加大黄、芒硝,利三五行为妙;次用拔毒散扫三五度必愈矣。经曰: 丹熛赤瘤,火之色也,相火主之。 凡小儿有赤瘤暴肿,可先用牛黄通膈丸泻之,后用阳起石散敷之,则肿毒自消;如不 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辨症汇编--山野居士.pdf
- 辨症玉函-清-陈士铎.pdf
- 濒湖脉学-明-李时珍.pdf
- 濒湖炮炙法-刘宋-雷学所.pdf
- 博济方-宋-王衮.pdf
- 曹仁伯医案论-清-曹存心.pdf
- 曹氏伤寒金匮发微-清-曹穎甫.pdf
- 察病指南-宋-施桂堂.pdf
- 产宝-唐-咎段.pdf
- 产后十八论-清-佚名.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501至卷503-总论.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518至卷519-艺文.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459至卷500-痘疹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504至卷517-医术名流列传.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520至卷520-纪事杂录外编.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目录.pdf
- 古今医彻-清-怀远.pdf
- 古今医案按-清-俞震篡.pdf
- 古今医鉴-明-龚信.pdf
- 广嗣纪要-明-万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