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古典的权利.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文轩:古典的权利.doc

曹文轩:古典的权利   曹文轩,著名作家、学者,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子》《红瓦》《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天瓢》《青铜葵花》《火印》《蜻蜓眼》等,出版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小说门》等。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德、法、日、韩等文字。曾获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40多种。2016年4月4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小说无法回避人性   谭五昌:您的长篇新作《红瓦》《草房子》问世后,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权威专家,都交口赞誉,一些新闻媒体在描述评论状况时用了“好评如潮”这个字眼。这是两部反映六七十年代青少年的生活经历与精神成长历程的长篇,按理说,题材是很陈旧的,却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呢?   曹文轩:我们陷入了一个理论上的误区,仿佛只有反映当下现实的作品,才可能引起当下人的注意。我是一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但我认为,我们在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上一定出了问题。我们误解甚至曲解了“现实主义”。我们把“现实主义”肯定在“当下”、“现在”,以为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关注“当下”、“现在”,并且认为只有关注“当下”、“现在”,文学作品才具生命力。这种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也是非常浅薄的。从前的现实,也是现实。从前的现实与当下的现实,是平等的,无厚薄、轻重之区别。在“现实主义”与“现在”之间划等号,将“目光落在当下”看成是作家的惟一的观察姿态,偏离了现实主义的原旨,或者说,与现实主义原旨毫不相干。很显然,现实主义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写从前,写历史,一样可以使之成为现实主义的东西。现实主义是一种精神──一种批判的或者说是建设性的人文精神。目光低垂、目光回顾与目光眺望,这些姿势都可以立足于现实主义。换一种说法:文学不是鸡蛋。鸡蛋越新鲜越好,刚生下的鸡蛋,当然比几个月前生的鸡蛋要好。可新鲜却不是文学的本质特性。情况倒可能相反──如果从审美或认识论的角度而言,远离我们的东西,反而可能更具美感或魅力,而经过时间沉淀之后,我们可能会对从前的现实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红瓦》《草房子》被人注意,只能加强我的这些根深蒂固的看法。既然我一时无法消化“当下”,那么我就去写已经被我消化了并且已溶入了我的血液的“过去”。   谭五昌:根据我对您这两部小说的阅读感受,我认为您对人性的理解与感悟极其深刻,但在人性恶与人性善这两极上,从整体来看,您显然向后者倾斜,从而使您作品中的人物闪烁出“人性的光辉”,而时下许多所谓表现人性的小说,却把人性仅仅表现为丑陋的动物性。请您对此发表您的看法。   曹文轩:写人当然要写人性。小说无法回避人性。以往一些小说的肤浅,就正在于放弃了对人性的刺探、窥测与分析。人仅仅被当作了一种思想观念的载体,一种意识形态的符号。但我对人性的看法与西方一些所谓深刻的小说家们不一样。在他们看来,必须将人性推至丑陋、恶毒、卑鄙无耻,推至动物性,才能见出他们目光的犀利与思想尖锐。其实,他们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把复杂的人性简单化了,将人性的恶极度夸张了。我以为真实的人性并非如此。我写人性,甚至是写一切,只想紧紧咬住一个单词:微妙。我在写每一个人物时,都是小心翼翼地去观察他们。我发现人性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似乎不是你所说的两极,而是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的模糊。这里,善与恶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清晰的边缘,没有截然可分的阶段。我们不能为了达到那种所谓的深刻,非要将我们笔下的人物搞得腌?H不堪,面目狰狞,一个个都很猥琐。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人面兽心的家伙。但,我轻易不让这种人物进入我的作品。因为我心里明白,我在内心深处拒斥这种人物。我可能对善确实有所倾斜。这一点,可能与我的美学观有一定的关系。   用审美的目光注视一切   谭五昌:你们很在意您作品的美感。如果将人性描写成那种样子,大概就会使您的美学愿望无法实现了。   曹文轩:是的。善与美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我无法接受现代主义对人性所采取的刻薄态度。我不想将自己的文字全都放在对人性的下作、猥琐部分的描绘与揭示上。其实,将人性写成那副样子,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最难的是写出人性的微妙,是《红楼梦》中的那种微妙。那里头的人性是可以让人琢磨的,而现代主义的人性只能让人感到惊愕,毫无琢磨的可能。   谭五昌:在许多人看来,“美”已经是一个很矫情的字眼,而在您看来,它却是您创作中的一个核心单词。《红瓦》与《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