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插水稻高产影响因素及增产措施
机插水稻高产影响因素及增产措施摘要 针对近几年戴埠镇水稻机插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机插水稻产量优势未能完全发挥的原因,提出科学实用的栽培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机插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机插;影响因素;增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00-02
水稻机插秧是现代化、高效率的轻简稻作方式,自2005年溧阳市戴埠镇开始试行水稻机插技术。经过几年的推广,2011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2 466.7 hm2,机插水稻达1 333.3 hm2,占54.1%,成为戴埠镇水稻的主流种植方式[1]。水稻机插具有秧田面积少、移栽速度快、高产群体质量要求有保障、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优势,也是水稻持续争高产的主推技术之一。在实际生产中,机插稻体现了高效、轻简特性,但高产优势未能完全突显,而机插稻产量与实际的生产操作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为此,研究影响机插稻产量的因素,指出增产对策,以促进机插稻的推广种植。
1 机插稻高产影响因素
1.1 有效穗数不足
水稻产量构成决定于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主攻穗数是生产上最常用的争高产措施之一,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1.1.1 基本穴数不足。就当地近年的首推品种武运粳23号进行田间调查,发现机插秧平均栽插穴数不足24万穴/hm2。武运粳23号品种穗型中等,要达到单产9 750 kg/hm2以上的高产,必须保证栽植27万~30万穴/hm2、90万株/hm2左右基本苗,达300万个/hm2以上有效穗数。生产上栽插不足与戴埠镇机插推广的运行方式有关,该镇机插秧育秧、栽插主要以专业化服务的合作组承担,该组织是自主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生产操作中为了提高每天的工作量,插秧机在田间行速较快,机械调制中秧爪株距使用档较大,从而影响株距标准,不能确保单位面积基本穴。其次与育秧技术有关,由于戴埠镇采用床土硬盘育秧,此育秧法受天气、苗床、人员技术、苗床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如工厂化育秧保证秧苗整齐无缺[2]。秧盘缺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本穴。
1.1.2 分蘖不足。戴埠镇机插秧采用小苗移栽,机插小苗由于秧苗密度大,基部1、2、3 3个叶位的分蘖芽发育受到抑制,相对常规栽插分蘖推迟2~3个叶位。秧苗移栽大田后分散至一家一户自行管理,受多年的常规栽插管理影响,烤田过重,造成上部分蘖死亡多,有效穗数不足。再加上大田整地过迟,浮土层较厚,造成深插,即使是壮秧深栽也不能按时分蘖。
1.1.3 除草剂使用不当。机插秧苗小,大田水位难控制,再加上现在推行的秸秆全量还田,小苗扎根慢,除草剂使用不当,常会出现死苗或僵苗[3]。
1.2 栽培管理不到位
1.2.1 秧苗素质不高。戴埠镇机插秧苗是由拥有插秧机的合作组织负责统一培育,常在同一地方培育全部的大田用苗。目前,普遍采用营养土育秧,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床土不足,1 hm2大田平均育苗需营养土1 200 kg左右,在生产中机插秧营养土土源难以满足,且取土的田块表层熟土严重流失,造成减产[4]。二是加重运秧负担,移栽大田往往分散于不同区域,栽插前必须经长途运秧,运输途中秧苗易失水、折伤。三是育秧技术不扎实,服务合作组织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少,育秧技术主要来源于生产实践和短期培训,育秧技术稳定性欠佳。
1.2.2 秧龄过长。大田移栽因受天气、前茬作物、机械设备、灌溉等因素制约,不能按计划进行适时移栽。再加上合作组织人力问题的影响,育秧批次不足。一个服务组一般有2~3台插秧机,一季负责上千亩大田栽插,全负荷运作从起始至结束约20 d,导致插秧田出现超秧龄现象。
1.2.3 大田管理欠缺。大田管理是一个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管理,因土壤肥力、土壤性状、苗情基础、病虫发生等生产上的现状差异,后期管理上也需因田制宜,但实际生产应用中普遍存在从众现象,针对性管理差。
2 提高机插稻产量的生产措施
2.1 培育壮秧
“秧好一半收”,培育壮秧是提高机插稻产量的第一步。可从下面几点着手:培肥床土,戴埠镇机插秧育秧主要是以营养土育苗,秧田必须进行冬季培肥,按每1 hm2秧田准备0.15 hm2左右的冬闲田标准进行培肥。冬闲田施入腐熟人畜粪30 t/hm2左右和高含量复合肥450~600 kg/hm2,注意开挖好四周沟系,防止田内积水。同时,机旋深度15~20 cm,待翌年3—4月土壤墒情适宜时再机旋2~3次,过筛后按大田备足1 200 kg/hm2左右营养土的标准集中堆放,盖好薄膜或者运回入库,留待播种时使用。备足苗田,秧田大田比例按1∶100配置,确定秧田面积大小。备足物资,移栽大田备硬盘375张/hm2,备足28~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