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案例教学提高临证能力.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案例教学提高临证能力

加强案例教学提高临证能力摘 要: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临证不足的弊端,有利于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 关键词:医案教学;中医教育;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537-02 Strengthen Case Teaching to Improve Clinical Ability CONG Li1,HUO Jie-ge?2 (1.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2.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Nanjing 210028,Jiangsu,China) Abstract:Case teaching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CM theory,and to some extent improve present clinical shortcomings,helpful to training TCM thought model. Keywords:case teaching;TCM education;thought model 1医案教学的必要性 中医医案最早见于汉代名医淳于意,名为《诊籍》,当时记述较为简单,只是对一病一方的简单记录。经后世不断发展,数量不断增多,理法方药日渐齐备,至清代已初步形成规模,并成为临证医学的一大分支。医案的出现,是著名医家以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临床的实践记录,对于后人学习和借鉴提供了鲜活的实例,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得以更好的融合,对中医临床的蓬勃发展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不少医案,因贡献巨大,而被后世奉为名著,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 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所云:“中医之成就,医案最著”。诚然,医案的内容真实,形式活泼多样,以简朴的语言记述了各种疾病的特点、辨证要点及理法方药,可以充分体现一代名医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它几乎是以随笔的方式,对深奥的经典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进行了深刻、生动的阐述和诠解,它的应用价值远远地超过了医案的本身。人们通过阅读医案,得以有机会私淑各位名家,并感悟中医基础理论的奥旨。一些名家还将自已的读书体会标注在医案里,这便形成了医案评注。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对辨证、用药等难点逐一作出注释,逐步发展为医案助读。经过以上形式的修饰,使医案学习变得更加浅显,易读、易懂、易记,这一直接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形式也非常容易被初学者所接受,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医案可以使学生能有机会直接与名家对话,体会中医药的疗效,增加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加深对原来学习过的知识理解,温故知新,掌握名家的辨证方法与技巧、用药特点、经效验方,对于逐步培养中医思维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循序渐进的医案学习,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开拓视野,增加认证能力和用药技巧,是短时间内提升辨证水平的最便捷方式,不失为学习中医一条捷径,这也是近代医案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 2现代中医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中医目前的临床状况令人担忧,“中医不中”的问题有蔓延之势,使传统中医辨证思维模式的持续存在和发展面临威胁。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说和目前的教育模式不尽合理有密切关系。时至今日,可以说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科学在迅猛地发展,医学知识在不断更新,中医也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会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生存下去。但中医的教育必须符合中医发展的需要。今日的中医教育不再沿用几千年来以实践为主的师徒相承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医课程不断被削减,曾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四大经典也被逐渐淡化,加之基础课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中医基本功不扎实,又缺乏必备的临床知识,这便决定了中医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授课而授课。近年来随着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也更显匮乏,中医的基础教育变得更加薄弱。缺乏与实践的结合,理论课则变得枯燥、破碎,使学生对在远古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中医体系难以有一个整体、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应用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去认识和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更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临床方面,原已不足的实习基地变得更为紧张,临床实习在质量上难以保障。目前中医临床实习多是抄写处方为主,缺乏规范的讲解,这使学生在根本意义上失去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机会。中医经典基础知识的淡化、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从根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