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例松果体实质肿瘤病理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9例松果体实质肿瘤病理学分型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收集白银地区1986~2006年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活检标本,经过初诊、复诊筛选复习及免疫组化染色,共9例为松果体实质肿瘤。全部标本经4%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并用SP法进行5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突触素、结蛋白(Desmin)分别按SP法染色。 一般资料:9例松果体实质肿瘤标本中,松果体细胞瘤5例,其中男1例,女性4例;年龄4~41岁,平均28岁;术前病程2个月~6年;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患者男,年龄3岁,术前病程1.5个月;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6、34、48岁,术前病程1~2个月。9例首发症状多以头痛、恶心、呕吐多见,部分患者伴发头晕,双下肢行走无力、视力下降。其中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的女患1例,34岁,伴发闭经。9例松果体实质肿瘤的手术均为肿瘤部分或全部切除不等,三型之间无明显差别,术中未发现播散及转移。 结 果 组织学观察结果:5例松果体细胞瘤细胞排列较疏散,间质和小血管将瘤组织分成小叶。细胞均匀、核圆形、无核分裂象,假菊形团多见。 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细胞排列密集,类似于髓母细胞瘤结构,细胞呈乳头状排列,细胞大小不等,核染色深,核分裂象较多见,可见Homer-wright假菊形团结构。 3例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同时具有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的特征,或两者间有移行,并伴有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结构,细胞分布呈分叶状、乳头状,部分区域弥漫分布,细胞排列较密集,核染色质加深,但未见核分裂象。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9例松果体实质肿瘤中NSE、突触素均呈不同程度阳性反应。GFAP:松果体细胞瘤3例阳性、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阳性、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2例阳性。CK及Desmin全部阴性。 随访结果:松果体细胞瘤2例健在,3例死亡,另1例中间分化型松果体细胞瘤及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均死亡,2例中间型失访。 讨 论 松果体实质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肿瘤,由实质细胞-松果体细胞和星形细胞组成[1]。1999年WHO关于CNS肿瘤的分类中,将松果体实质肿瘤分为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2]。 松果体区的原发肿瘤一般分为松果体实质来源的肿瘤、松果体间质来源的肿瘤及生殖细胞的肿瘤。我们对该肿瘤进行了GFAP、突触素、NSE、结蛋白及CK免疫组化染色。认为松果体实质肿瘤可以向胶质细胞、神经节细胞分化。9例松果体肿瘤NSE、突触素均呈不同程度阳性反应,显示松果体实质肿瘤对神经元标志有较强免疫。临床医生在诊断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时,要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发病年龄多高于松果体母细胞瘤,病程也较之长,结合镜下细胞形态特点及组织结构,有条件者可检测AgNOR的记数与密度,从而使诊断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38.? 2 Kleihues P,Cavenee.WK.The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nervous system.In:Kleihues P, Cavenee WK,ed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s of the nervous system.Lyon:InternaationgalAgency for Reseach on Cancer,2000:6-7.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