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污染病-2014.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终端过滤器使用前后微粒含量的比较 ? 滤前粒子数(个/ml) 滤后粒子数(个/ml) 2μm 5μm 10 μm 25 μm 2μm 5μm 10 μm 25 μm 样品1 4241 353.3 24.0 0.0 20301 1054 24.0 0.0 样品2 4241 353.3 24.0 0.0 12149 750 71.3 0.0 样品3 4092 516.0 44.0 0.0 4537 282 20.5 2.7 精细过滤输液器系列 产 品 特 点 性能稳定 所有终端过滤器采用核孔滤膜作为过滤介质 核孔滤膜图片 a 化学、生物性能 稳定,使用过程中无杂质迁移 b 物理性能 稳定,不会随时间时间的增加而改变。 c 无纤维微粒脱落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不论是原液还是因输液操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药液中的不同粒径微粒的分布情况基 本一致: 5μm以下的微粒占输液中微粒总数的 98.4% 左右, 5μm以下的微粒仅占1.6%。 毛细血管上限 毛细血管下限 国家药典规定 输液器标准要求 智迅创源过滤器的特点 全部采用核孔滤膜作为过滤介质 。 过滤器壳体全部采用宽流道槽设计(独家) 宽流道槽结构设计的特点: a、一次排气成功率高,可达100%。 b、排气结束,在流道槽内不会残存气泡。 c、不会对有效过滤面积产生影响。在滤器直 径相同的情况下,公司产品流量更大,临 床不易出现堵塞。 六、输液污染病的预防 ? 研究表明: 1 过滤器孔径小于 5微米 的终端过滤器可有 效预防热原样反应的发生 2 过滤器孔径小于 3微米 的终端过滤器可有效降低输液疼痛、延缓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 能否降低疼痛就成为智迅创源 产品与同类产品最大、最明显的区别 智迅创源 —— 关 注 健 康 每 一 天 联系人: 尹文生 1333 111 9812 1300 171 9812 END 二、微粒的危害 ? 微粒随药液经静脉经右心房进入肺内后, 绝大部分被截留。 大量的反复多次的微粒污染会使肺内生 成肉芽肿,以至于肺栓塞或肺不张 。 导致肉芽肿的形成 研究表明: 当微粒侵入肺、脑、肾等组织内时,在吞噬细胞等炎性反应细胞包围下,造成肉芽肿,从而引起脑、肺、肾和眼等部位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造成循环障碍,直至坏死。 文献摘要 1955年,Bruning 报道,在201例患肺血管肉芽肿的小儿尸检发现有19例是由于纤维所造成 1963年,Sarrut 和Nezelof 报告了 25例早产儿由于大量输液,药液中的微粒引起肺动脉损伤(肺动脉炎) 1963年,Garvan 和Gunner 在尸检中发现,输注40升液体的病人,肺标本中约有5000个肉芽肿,并认为病人的肺微小梗塞是输液中的微粒致血栓形成的结果,而出血现象可能与输入的微粒导致血小板减少有关 1971年,Garvan 和Gunner 在试验中将生理盐水输入到兔的静脉中,然后作肺脏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肉芽肿,在偏振光下能明显看到埋在组织中的纤维 二、微粒的危害 ? 小于10 微米的微粒则可能再度从肺内被释放出来,通过左心进入体循环,并进入各个脏器微循环,可导致器官功能性衰竭。 二、微粒的危害 ? 全身反应:微粒会导致 热原样反应 的发生。 二、微粒的危害 ? 2004年11月,上海召开的医院不良反应年会 公布的统计数据: 2004年,共报道1万多例临床输液不良反应, 其中15%是由于中药制剂静脉输液而导致的。 1、1997年 北京,刺五加。 2、1998-99年 全国,双黄连、清开灵 3、1999年 全国,穿唬灵 4、2000年 北京,万古霉素 5、200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布法令,禁止使用鱼腥草 时常出现输液反应的药物还有:丹参、生脉、葛 根素、茵栀黄等 三、微粒致输液污染病的发病机制 ? 如何区分 热原反应 和 热原样反应,是目前 比较困惑临床医护人员的一个问题。 一样的临床表现:寒颤、高热、呕吐、头痛、血压下降、休克、过敏反应等 三、微粒致输液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