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学樱索Musicolo鲫
“水与“火的交响
——美学视域下的中西音乐融合l口-q题
一何艳珊
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
“中冕蒜’亲霈鬈裟星嚣藉竺 灭。”皤这个关于“活火”的隐喻其实包含了西方音乐美学中
成了“全盘西化”、“复古倾向”和“中西融合”三种思潮。杨 的两方面内涵:一是积极进取、不断创造的“努斯”精神。所谓
和平曾撰文分析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这三种思潮“在其基本 “努斯”,即是推动世界永恒运动、推动万物生生不息的精神
路线上都有着各自的缺憾和不足”。其中“全盘西化”思潮显 源动力,它从“火”的能动性中引申出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始
然是受到“西方音乐中心主义”和“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 终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始终在不断地探索创新,
响:而在“复古倾向”的背后是“文化价值相对论”和“传统 这正是“努斯”精神的体现。二是代表逻辑理性、规则规范的
华夏文化中心主义”,这种思潮同前者一样,都是一元文化 “逻各斯”精神。在赫拉克利特看来,这团永恒的活火并不是
观:至于“中西融合”的思潮,“则是以音乐文化整体的割裂 任意的,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一定的秩序,即所谓“在一定
方法,表现出音乐文化建构的主观幻想。”嘴者赞同杨先生 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个分寸、规则、秩序
对前两种思潮的评价,但不同意他对第三种思潮的批评。因为 就是“逻各斯”。“逻各斯”这个词汇的含义比较丰富,具有言
在笔者看来,“中西融合”的主张并非“文化建构的主观幻 说、规则、原则、秩序等多重含义,由于其在中文中很难找到对
想”,而是中西方音乐各自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它也符合 应的词汇,常有人把“逻各斯”翻译为老子的“道”。“逻各
基本的历史事实。中国学者研究“中西音乐关系”问题,这本 斯”在西方音乐美学中的地位的确比较类似于老子的“道”
身就是“中西融合”的前奏,是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的一个组 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地位,但是通过下面的论述我们将
成部分;同样,20世纪西方音乐界出现的自性危机、或者说现 会发现,两者在内涵上却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代性危机,包括近年来的“新音乐学”思潮,都显示出西方音 实际上,所谓“逻各斯”精神,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我们
乐吸收和融合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本文拟采用我国 可以发现,西方音乐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无不体现出明显的理
传统美学“观物取象,立象尽意”之法,选取中西音乐美学中 性特征。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音乐数理特征
的典型意象来探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西方音乐的美学精神 的研究就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其实代表了
犹如赫拉克利特的“永恒的活火”,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精 一种更偏重于理性思辨而非感性体验的音乐传统;到了中世
神气质则如老子所谓的“上善若水”。“火”象征能动的“努 纪,这种理性精神并没有因为基督教的传播而消失,反而深藏
斯”和理性的“逻各斯”精神;而“水”则隐喻无为、处下的 到宗教音乐的内部继续发展。比如14世纪随着经文歌创作手
“道”性。这两种美学气质的不同是中西方音乐形态差异的理 段的复杂化,作品篇幅也越来越大,如何把变化多端的音乐统
论源头。 一起来呢?作曲家们就开始探索一种对等节奏手法,也就是在
低音声部利用固定音列、固定节奏这两个要素周期性反复出
一、永恒的活火:西方音乐的理性精神 现,从而使经文歌建立起一种统一的逻辑结构。这实际上就是
赫拉克利特曾说:“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 在听觉不易察觉的条件下赋予了音乐一种统一的理性原则。
神,也不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 文艺复兴之后,尤其是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津宝”人用“四个一”铸就高峰——访天津津宝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运斌.pdf
- “锦上添花”的守旧——浅谈戏曲守旧及其相关的舞台美术问题.pdf
- “经忏丛林”的道乐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关于武汉长春观道教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下思考.pdf
- “局外人”与“局内人”眼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pdf
- “竞合”时代的乐器未来——从乐器材料配件业发展看产业转型升级之路.pdf
- “跨界音乐”与音乐的“跨界”——以《我像雪花天上来》为例.pdf
- “老魏”的创意美术天地——记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美术教研员、特级教师魏瑞江.pdf
- “口述史”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历史与逻辑——基于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pdf
- “扩展配器”——布列兹管弦乐配器创作新思维(上)——以《音乐笔记Ⅰ》从钢琴版到管弦乐版为例.pdf
- “乐迹——2015星海·伯克利音乐周”综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