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_日茶文化中陶瓷茶碗的差异及成因
2009中 国年陶第瓷9 期2007年中 国第陶1 期瓷陶瓷艺术文章编号:1001-9642(2009)09-0055-03浅谈中、日茶文化中陶瓷茶碗的差异及成因高 进(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88)【摘要】:茶文化在中日文化的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国的唐宋到元明时期,日本不但吸收了中国禅宗文化,并结合本土特点形成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茶道。日本对来源于中国的茶具并加以改造创新,成为日本茶道文化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茶具差异性探讨、分析来认识中日茶文化差异性的成因,为中日两国茶文化交流、茶具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茶道,陶瓷,茶具中图分类号:TQ174.74文献标识码:B引 言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茶道就是受到中国的茶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但是,中日两国的茶文化尽管有着血缘关系,两国的茶道中的茶具风格却截然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到底是何原因出现一花两叶现象,本文从两国人民审美、生活、文化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1概 述茶道在中国的提法不太多,因为一般中国人认为“道”是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和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说道。“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曾为吏部郎中的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其《饮茶》篇云:“因鸿渐(陆羽的字)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由此可以说 :陆羽确立了中国茶道的表现形式与茶道精神,通常我们把中国的茶道也可称为茶文化。先人饮茶主要是追求“佛家的禅机、道家的清寂、儒家的中庸和和谐,都能渗透其中。”产生了宫廷茶文化,文人茶文化,道家茶文化,佛家茶文化、市民茶文化。日本茶文化来源于中国,关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的记载有两次,一次是唐代,当时是三位僧人。再一次是宋代的荣西,他也是日本的禅宗的创始人。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一开始就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 15、16世纪成立日本最正宗的茶道—草庵茶道,当时的创始人珠光、绍鸥、千利修都与佛教有着很深的关系。日本的茶道是在唐宋时代的“茶会”、“斗茶”、“点茶法”及“末茶”制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本土文化特点及道德风范,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日本是把中国饮茶的习惯、风味食品、禅宗风趣、园林亭阁融于唐式茶会之中,这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重新分解和组合,它对于母体文化来说,处于类似又不类似之间,并由此走向创新之路。茶(道)文化中茶具是关键媒介,所谓“器为茶之父”。茶具主要是指茶杯、茶碗、茶壶、茶碟和托盘。最早的茶具是叫缶,小口大肚子,用陶土做成。西汉王襄《童约》中记载的“烹茶尽具”就是指的这种陶制茶具。隋唐以前,汉代以后,尽管已有出土的专用茶具出现,但食具和包括茶具、洒具在内的饮具之间,区分也并不十分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是共用的。这种情况,以后一直被沿用下来。唐·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使用的各种器具后,开列出28种茶具的名称,并描绘其式样,阐述其结构、指出其用途(见《茶经·四之器》),这是中国茶具发展史对茶具的最明确、最系统、最完整的记录。它使后人能清晰池看到,唐代时我国茶具不但配套齐全、而且已是形制完备。2中日饮茶具的比较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获得饮茶的良好的视觉效果,获得至上的艺术感受,肯定要对茶具进行讲究。由于在中日茶具中茶碗(杯)风格的差异性最大,因此,本文从它入手,进行比较分析。2.1造型样式差异中国茶碗的造型发展表现为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归简,从简行事的过程,这同时代风气密切相关,也是茶艺一种艺术化,文人化的过程。百姓喝茶,一般被看作饮浆解渴、是不被重视、不足称道的。另外,茶艺烦琐,没有时间和经济基础的人是学不来,吃不起。茶文化始于唐宋,实际上用杯泡茶比杯的出现时间晚近2000年。自晋以来,饮茶便被视为文化人和有闲阶层的雅事,唐代的茶碗敞口瘦底,碗身斜直(见图1)。宋代饮茶多用茶盏,他形似一种小型茶碗,敞口小底。据史书记载宋以前饮茶用茶碗而非杯子。宋代诗词中开始出现茶杯字样。明代以壶泡茶,以杯盛之、款款而饮的方式广受欢迎,杯的式样亦与前代不同,高收稿日期:2008-12-29作者简介:高进,研究生,讲师。E-mail:aoinnj@图1唐越窑青釉花口盏中 国 陶 瓷2009 年 第 9期足杯将元代接近垂真的足部改作外撇足,增加了稳定感。明清时期,宜兴紫砂陶开始流行,同时也一改以前只重盏,不重壶的情况。使用茶壶的优势是可以弥补茶盏以冷却和落尘的缺点。康熙年间创制了盖碗,嘉庆年间创制了盖杯。清代各种俗饮方法相继出现,茶艺渐从上层社会普及到民间,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习。由此也产生了各类茶具,诸如京师盖碗茶、福建功夫茶、广东早茶、湖南擂茶、桂北打油荼、云南盐巴茶等等。民间茶俗饮最融进民众的伦常观念、生活习俗。如分茶,一把大壶,几个小杯,称作“茶娘式”,表现母生子、生生不息和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