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品牌 带动区域经济.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打造文化品牌 带动区域经济

PAGE PAGE 11 打造文化品牌 带动区域经济 ——物化“忠”文化的现实意义、重要依据和实施策略 忠县拔山中学 熊晓林 [摘要] 针对目前重庆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以“发展·环境·生态·民生”为主题,重点围绕县域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重要发展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就忠县大力弘扬“忠”文化精神,发展以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努力增加县域经济总量的建设问题,为物化“忠”文化指出现实意义,提供历史、理论、政策依据和商讨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文化品牌 物化 “忠”文化 0 引言 一个城市的最终竞争力,是城市文化底蕴。国内外对于文化品牌的建设和研究非常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区域文化的崛起,各区域都在致力于研究和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重庆直辖市在西部开发进程中很注重文化建设,精心打造地方特色浓郁的红岩文化、三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品牌。 长久以来,忠县的“忠”文化却没有令人瞩目,只停留在静止僵化的地方史料、世代相传的耳濡目染和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甚至在重庆文化界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忠县打造“忠”文化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挖掘“忠”文化历史,开发“忠”文化资源是我辈忠州儿郎不可推卸之责任。 1 物化“忠”文化的现实意义 1.1物化“忠”文化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需要。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遍布全国各地的区域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物质文化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科技的高度发达促成今天多元文化格局。文化品牌的树立是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文化发展进入优势阶段、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忠县“忠”文化历史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具备开发具有“品牌差异化”特征的文化产品的最佳条件,系统化整合“忠”文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2物化“忠”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全球“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背景下,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精神文明建设把“人”作为终极关怀的目标、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理性,尊重文化艺术的功能和教化的作用,以此提高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忠”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外延的拓展正是“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更成为新时代道德观念的回归体现。把“忠”文化融入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贯彻中去,把“忠”文化的精神引入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为提升全民素质,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服务,面向世界,为人类道德建设做出贡献,定能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 1.3物化“忠”文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1)招商引资的城市文化名片 忠县境内低山起伏、溪流纵横,三山两向斜,构成典型的丘陵地貌。虽是农业经济为主之县,2008年统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5.95万亩,总产量41.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但其区域的土壤和气候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靠天吃饭”的制约。大中型现代化工业起步较晚,缺乏骨干企业和拳头企业,更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忠县拥有便利的水陆交通,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县境88公里,县城距重庆市水上距离245公里,距万州机场105公里,距规划建设中的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在垫江黄沙)80公里,未来的忠县将是三峡库区交通交汇点。忠县拥有丰厚的物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18种,其中天然气储量280亿立方米,岩盐储量4亿吨,石灰石储量44亿立方米。同时是国家和省级商品粮、杂交水稻制种、柑桔、蚕桑、大豆、苎麻等生产基地县。忠州豆腐乳、银耳晶、丝绸、山羊板皮和水轮机饮誉世界。全县总人口98万,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奋进中的各届县领导一方面加强本区域的经济积累,一方面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期得到多方面的援助发展。然而城市的文化建设无形中成为阻碍交流、沟通、合作的沟壑。增强文化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物化“忠”文化于忠县经济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2)开发生态旅游的突破口。 忠县人文资源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独特。忠县是三峡库区文物大县,有24史“通史馆”之称。全县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3处,市级3处,县级30处。考古专家称,河南有殷墟,忠县有巴墟,巴墟就是“甘井沟遗址”。有被誉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上明珠”石宝寨,有“江中仙岛”皇华城,有绝代珍奇“丁房阙”、“无名阙”,有“人间圣境”白公祠,有市级森林公园“避暑胜地”天池山,有现存陆宣公墓的风景区翠屏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景区“中国柑橘城”以及即将开发的甘井湖、呜玉溪湖风景旅游区。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几年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