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正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 倪 明 曾少平
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正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 倪 明 曾少平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接收该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对症状量化比较,分析原因,提出中医治疗的对策。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方,配合手法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关键词 颈椎病,椎动脉型 正脊手法治疗 半夏白术天麻汤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慢性退行性疾病,指颈椎间盘变性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中年以上易患本病。随着现代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伏案工作又得不到适当运动的人员越来越多,颈椎病呈现低龄化趋势。笔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正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25~61岁,平均43岁;病程1~6个月,平均3±0.5月。颈椎移位部位多数在颈3、4、5,共38例。患椎复位次数多数为1~4次。 2 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化表》①有后枕不适,头晕头痛,方位性眩晕,耳聋,视物不清。②旋颈试验,仰颈试验阳性。③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④x线片见显著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⑤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化表6~16分。排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高血压、贫血等疾病影响。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眩晕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胸闷恶性呕吐。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3 治疗方法 3.1 中药治疗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用制半夏20g、白术15g、天麻20g、陈皮12g、茯苓12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2枚。肢体麻重加荆芥、防风、秦艽,头痛蒙蒙,视物昏花,加川芎、红花、蔓荆子。每天1剂,水煎2遍,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服药3周。 3.2 中医正脊手法手法要点:定点、牵旋、复位(拨搬),一气呵成,用力轻巧,忌用暴力。术者用前臂托住病人下颌骨体部向上缓慢而稳妥地牵引,使患椎失稳,另一手拇指按压患椎下一个颈椎椎板,向移位一侧的方向推按,使患椎达到复位。拇指按压角度和用力可根据病情而定。上述手法每3天实施1次,连续治疗8次为1个疗程。 4 观察项目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化表,对头痛、眩晕、棘突旁压痛、旋颈试验评估量化,治疗前后比较。颅彩色多普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 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化表》制定。痊愈:病人眩晕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颈、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临床评估23分以上;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肌力基本正常,临床评估17分以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正脊手法治疗颈椎病42例;有效:眩晕症状减轻,头痛改善,临床评估5分以上;无效:症状元改善,临床评估5分以下。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①头痛:头痛难忍,服用中枢镇痛药0分;头痛严重,一般镇痛药可以控制1分;疼痛可忍受,无需止痛药2分;头痛因为体位改变而减轻3分;无痛者4分。②眩晕:发作性眩晕,眼球震颤,伴耳鸣、听力减退,0分;头部处在一定位置出现眩晕,有旋转感,共济失调,不伴眼球震颤、耳鸣,5分;有轻度眩晕,发作短暂,无共济失调,10分;正常无旋转感,无恶心呕吐,15分。③棘突旁压痛:压痛放射痛明显0分;压痛,放射痛不明显1分;局部压痛,无放射痛2分;无压痛放射痛3分。④旋颈试验:有非常明显眩转感头痛者0分;有眩晕头痛程度较轻1分;可疑l生眩晕或头痛者2分;正常3分。 6 结果 本组治疗27例恢复正常,10例明显改善,3例稍有改善,总有效率95%。治疗前后眩晕等症状和椎旁压痛、旋颈试验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见附表1。 治疗前后TCD变化如附表2所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流速度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治疗后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显著改善。 7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隶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该病分为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三个证型,临床上以痰湿阻络型多见。痰湿是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产物。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加上寒热燥湿等外邪因素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和运行,停聚在体内,造成气血经络运行不畅。痰湿上逆头部多见眩晕,在四肢多见麻木疼痛。朱丹溪云:“十指麻木是胃中湿痰死血。”由风痰引起呕吐、头晕,突然跌倒,四肢麻木,由寒痰引起骨痹刺痛,四肢不举、厥逆等症状,包括了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的许多症状。 半夏白术天麻汤由二陈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