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病毒3.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病毒3

朊病毒侵入大脑的过程 朊病毒带来的思考 * * 第三节:亚病毒 ——Introduction of subvirus 本章课件选自浙工大微生物学3版课件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 一种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3 类。 一、类病毒 类病毒(viroid)是一类只含 RNA 一种 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所含核酸为 裸露的环状ssRNA, 其二级结构像一段末端封闭的短dsRNA分子。 1971年在美国工作的瑞士学者T. O. Diener 在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 PSTD)中发现一条比一般病毒分子更小的10S的 区带,他称它为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它可使马铃 薯减产20%~70%。 PSTV呈棒状结构,是一个裸露的闭合环状ssRNA 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5。整个环由两个互补的 半体所组成,其一含179个核苷酸,另一含180个核苷酸, 两者间有70%的碱基以氢键方式结合,形成双螺旋区,共 形成122个碱基对,整个结构中形成了27个内环。 类病毒的发现,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对生物学家来说,类病毒为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一个 新的低层次上的好对象; 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类病毒是研究重要生物大分 子结构与功能的绝好材料; 对病理学家来说,类病毒为揭开人类和动、植物的各 种传染性疑难杂症的病因带来新的 希望; 对哲学家来说,类病毒为有关生命本质的认识带来 革命性的影响。 拟病毒(virusoid)又称类类病毒(viroid- like)、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satellite), 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RNA (300~400个核苷酸)或DNA所组成。 二、拟病毒 被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又称辅助病毒 (helper virus),拟病毒则成了它的“卫星”。 拟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同时,拟病毒也可干扰辅助病毒的复制和减轻其对宿主的病害,这可用于生物防治。 拟病毒首次于1981年在绒毛烟(Nicotiana velutina) 的斑驳病毒(velvet tobacco mottle virus,VTMoV)中分离到。 VTMoV 基因组 大分子线状ssRNA — RNA-1 环状ssRNA — RNA-2 RNA-2的线状形式 — RNA-3 拟病毒 RNA-1 单独接种 不能感染复制 RNA-2 单独接种 不能感染复制 可以感染复制 实验证明:只有当 RNA-1(辅助病毒) RNA-2或RNA-3(拟病毒) 合在一起时才能感染宿主 植物病毒中的拟病毒 例如,苜蓿暂时性条斑病毒(LTSV)、 莨菪斑驳病毒(SNMV)、 地下三叶草斑驳病毒(SCMoV)。 动物病毒中的拟病毒 例如,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其宿主是乙型肝炎病毒(HBV)。 ① 有助于探索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② 有助于探索拟病毒与辅助病毒(RNA-1) 间的相互关系; ③ 利用拟病毒这类低分子 RNA 来组建新的 弱毒疫苗; ④ 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病毒的本质和生命起源 等重大生物学理论问题。 拟病毒研究的意义 三、朊病毒 朊病毒(prion,virino)又称“普列昂”或 蛋白质侵染因子(protein infection,prion), 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 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 其相似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朊病毒由美国学者 S. B. Prusiner 于1982年 研究羊瘙痒病时发现的。 由于意义重大,他于 1997年获得诺贝尔奖。 至今已发现与哺乳动物脑部相关的10余种疾 病都是由朊病毒所引起的。 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 潜伏期长,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的功能。 link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