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

常州城市文化 与城市精神 主讲人:陆克寒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 关键词: 文化:1、生活方式 2、价值观念 城市:1、“市” 2、“城” 二 常州:城从何来 寺墩遗址 武进郑陆三皇庙村,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占地约80-90万平方米。先后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玉琮20件、玉壁15件、石锛25件。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距今约4000-4500年。 寺墩遗址及出土玉琮 季札封地:“延陵” 《史记·吴泰伯世家》—— 泰伯奔吴 季札让国 季札观乐 季札挂剑 “季札封於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常州人文始祖) 季子像 嘉贤坊 淹城:世界孤本 《越绝书·吴地传》(东汉):“毗陵县城南,故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 青铜器 独木舟 “常州”:名之由来 “延陵”之后的若干名称—— 毗陵: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 晋陵: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改毗陵为晋陵。 武进:晋太康二年(281年),设武进县。 常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设常州(在今常熟),不久移用至今常州。 常州:城之由来 常州城墙最早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 唐时(公元892年),建“内子城”,城周长约2余里。 五代十国时(921年)筑“外子城”,城周7里,高2.8丈,“方直雄固”,号“金斗城”。 936年又增筑“罗城”,城周27里,高1丈。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守常州。汤和于1369年修筑新城。五代时筑的罗城“大而难守”,将东南西三面城墙缩小,置7个城门,城墙高2.5丈,城周长10余里,所谓“新城”。 常州“地有龙形,故曰龙城”之说。 清代常州城图 三 常州:“城”长的文化 常州文化发展的若干元素: 1、平原水乡;江南地域 2、新石器时代的原住民文化: 寺墩遗址为代表 3、中原文化引入与南北文化交融: 泰伯奔吴 东晋北族南迁 大运河开通 宋迁都临安 苏轼等文人南游 藤花旧馆:苏轼终老地 4、吴文化积淀: 从金戈铁马到礼乐教化 5、清代:常州文化繁荣期 常州学派:庄存与等今文学派 常州画派:恽南田等 常州词派:张惠言、黄仲则等 阳湖文派:恽敬、张惠言等 孟河医派:费伯雄、丁甘仁等 赵翼 6、常州的近代化: 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轻纺业等近代产业 非口岸城市 常州与上海: 传统与现代之间(吴文化传统与现代海派文化影响) “运河五号”→ 四 常州城市精神 “开吴之地 名士之城” 1、兼收与包容:兼收并蓄 宽厚包容 2、诚信与教养:诚实守信 文明教化 3、争先与创新:敢为人先 立意创造 *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