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章志彪张金方 - 数字图书馆.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章志彪张金方 - 数字图书馆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自然科学总论 普及读物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恐龙时代 主编 章志彪 张金方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恐龙化石的发现 曼特尔发现的化石 恐龙类动物出现在距今约2.25亿年的三叠纪,经过侏罗纪,消失于距今 约6500万年的白垩纪,前前后后有着1.5亿年的历史,但人类直到相当晚的 时候才知道有过恐龙的存在。 人类发现恐龙是从研究恐龙化石开始的。 “化石”这个词原来字面的意思是指 “挖出来的东西”,而现在指的是 石化了的生物 (包括动物或植物)的遗留部分。古代的生物被掩埋在沉积物 中,这些沉积物可以堆积在陆地上,也可以堆积在江、湖、河、海的水底, 还可以堆积在沼泽地。生物体中的软组织部分 (皮肤、肌肉、内脏等)很快 就腐烂了,但是坚硬的部分 (如骨骼、牙齿、外壳等)被遗留下来,经过了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含有矿物质的地下水浸入了 它们,矿物质就逐渐代替了它们的有机组织,也就是说逐渐形成了化石,化 石仍然保持了原来有机组织的形状和大小。由于不同时期的化石存在于不同 的地质层中,科学家就可以据此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对化石的 分析,用比较解剖学的原理,从不完整的骨骼化石推测出整个动物的大小、 形状乃至于它们的习性。 19世纪以来,研究岩石中的动物、植物化石并解释它们存在的一门特殊 科学已经发展起来,这门介于生物学和地质学之间的学科,被称为古生物学。 当时,经过与宗教和迷信的长期斗争,人们对于化石的本质有了较正确的认 识,但那时候许多古生物学家还是 “业余”的,英格兰的曼特尔就是其中的 一个。 曼特尔的主要职业是乡村医生,但他和他的妻子都爱好收集化石标本。 1822年的一天,他的妻子陪他一同出诊,当他在为病人诊治时,他的妻子在 屋外修路的工地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牙齿化石。曼特尔描述说,这是一些很 大的牙齿,根据牙冠被磨光的斜面来判断,很像是某种大型 “厚皮兽类”已 经磨损的门齿的一部分。曼特尔医生追踪找到了出产这批化石的采石场,他 希望能找到这种兽类的其他部分的骨骼化石,但他未能成功。 这种牙齿化石出现在白垩纪铁砂组的岩层中,这使研究化石的专家们感 到很惊异,因为这个地层太古老了,当时认为,在这个地层中根本不可能有 哺乳动物的化石。 作为一名科学家,曼特尔对这种与当时传统观念不符合的发现持慎重态 度,他希望在正式展示他的发现之前,多听听同行的意见,更希望得到著名 专家的指点和支持。在伦敦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曼特尔把他发现的牙齿 化石给三位著名的专家看过,这三位专家的回答使曼特尔失望,他们断言他 的发现 “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曼特尔并不甘心,他把一颗牙齿化石送到 巴黎,请当时负有盛名的解剖学家巴龙·居维叶作鉴定,居维叶给他的答复 说: “这是犀牛的一颗上牙。” 由于权威人士的断然否定,曼特尔明智地推迟了自己著作的发表时间。 他把自己发现的牙齿化石带到了伦敦的亨特利安博物馆,与馆藏的各种化石 标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未能找到与他发现的牙齿化石类似的标本。帮助曼特 尔进行研究的一位青年科学家斯特契贝雷发现曼特尔找到的牙齿化石与他正 在研究的中美洲生存的一种名叫大鬣蜥的牙齿很相似。普通的大鬣蜥只有4 英尺 (约1.2米)长,按牙齿的比例类推,曼特尔发现的 “大蜥蜴”体长可 达40英尺 (约12米),显然这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巨大的食草爬行动物。 曼特尔将这种动物命名为 “禽龙”。1825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 表的一篇简报中,报道了关于禽龙化石的发现,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第一篇正 式发表的关于恐龙的论文。 以后,恐龙之类的化石又陆续有所发现。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 为了说明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陆栖的大型爬行动物,首先创造了 “Dinosaur”(恐龙)这一名称。该词是由“Deinos”(恐怖的)和“Sauros” (蜥蜴)组成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为中国一向有关于“龙”的传 说,所以译为 “恐龙”了。 自从恐龙名称问世,已经使用了150多年。初期发现的恐龙化石个体比 较巨大,看上去有点 “恐怖”,因此叫恐龙。其实,现在知道,恐龙也有小 的,有的甚至只有小狗或公鸡那么大,显然无须 “恐怖”。即便是大个的恐 龙,也不是个个都“凶暴”,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吃食植物、性情温顺的恐龙。 因此,如果我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