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检测培训
建筑防排烟 建筑的防排烟与通风空调 系统的防火部分 河南省建筑设計研究院 联系电话:03712008年9月23日 建筑的防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 概述:烟气是近代社会火灾死亡之主要原因,因为近代建筑中化工材科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中,虽然这些材料具有轻质、美观、使用放便,但却有—个共同的特点,均为易燃物而且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烟气,并降低火灾现场的能见度不利于人员疏散,导致人员窒息而死,因此近代火灾中由于烟气窒息死亡人数比例直线上升,英国对此作了统计比较: 1956年20% 1966年40% 1976年50%。 它虽然仅从56-76年每隔10年作—比较到76年已上升到50%,近几年从实际火灾统计因烟气窒息死亡人数还在上升,前几年日本—百货商柚火灾死亡118人其中烟气窒息死亡93人占80%,前几年洛阳火灾也是這情况。由此可见防排烟在消防救灾中的重要性。 本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防烟,二是排烟,三是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烟、排烟的目的是要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外扩散,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和安全避难,并为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防烟排烟是进行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要手段。防火的目的是防止火灾的发生与蔓延,火灾的人员疏散流程是从房间到第一安全带(走廊)到第二安全带(楼梯间前室)到第三安全带(疏散楼梯)再到室外。建筑排烟的部位在于房间和走廊,当 然了,房间在这里是广义的,比如它还包括中庭、汽车库、舞台、厂房等;防烟的部位在于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避难层、避难走道。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内容涉及通风空调系统本身及其设备的设置、材料选择及其系统与建筑物构件连接处的封堵等。 第一节 火灾时烟气的危害与建筑物中烟气流动的特性 1.1 .烟气的产生: 物质燃烧所生成的气体、水蒸气及固体微粒等称为燃烧产物。其中能被人所看到的部分叫烟。但是实际上不可见气体也与之混在一起,所以通常把燃烧产物中可见和不可见部分的混合物统称为烟气,其粒径为0.01~10mm。 火灾一般分三个阶段:低温阴燃阶段、火势成长阶段和火灾旺盛阶段。在火势成长阶段如果氧 气供应受到限制,不完全燃烧可见物和一氧化碳就会增加,形成较多的浓黑毒烟。在火灾成长期的后期,房间内由于可燃物质的热分解、可燃性混体越加增多,当达到一定浓度后被火焰点燃而爆炸,引起室内可燃物质的全面燃烧。这时,室内含氧量急剧下降到5%以下,一氧化碳高达3%以上,室温到达800~900℃,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形成浓黑的烟雾,冲破门窗向室外蔓延,即出现爆燃。随即跃上最盛期,此时烟气的危害性最大。 1.2.烟气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氰化氢(HCN)、氯化氢(HCI)、烟灰、烟渣等。 1.3.烟气的危害: 烟气的危害很大。建筑火灾人员死亡人数中,一般50%~80%为烟气中毒窒息死亡。 1.3.1.毒害性: 火灾中缺氧及主要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如下: 1.3.1.1.缺氧:吸气中含氧成分较低时,从肺细胞输到血液中的氧气量减少,身体组织的氧气供给不足,就出现缺氧现象。缺氧会减低脑机能,妨害判断力和行动,影响逃生。 1.3.1.2.一氧化碳: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就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它能阻碍血液把氧输送到人体各部中去。当一氧化碳和血液中50%以上的血红蛋白结合时,便能造成脑和中枢神经严重缺氧而发生头痛无力及呕吐等症状。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为:CO浓度达0.5%时引起剧烈头痛,经20~30分钟有死亡危险,浓度达1.0%时,失去知觉,经1~2分钟即可能死亡。 1.3.1.3.二氧化碳:CO2本身虽没有毒性,但可以使吸气中氧的成分降低,阻碍血液的输氧能力,引起头痛,妨碍肌肉调节,虚脱,意识不清。当CO2浓度达20%以上时,短时间即死亡。 1.3.1.4.氰化氢:HCN有强烈的毒性,会妨碍细胞中氧化酵素的活性。氧化酵素对细胞内的氧化反应有触媒作用,一旦受到伤害,使细胞呼吸停止。氰化氢在空气中的浓度达135ppm时,30min死亡;达181ppm时,10min死亡;达270ppm时,立即死亡。 1.3.1.5. 氯化氢:HCI对人体表面(皮肤及眼结膜)和呼吸道内面(口、鼻、喉、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会造成伤害。急性中毒死亡者,常呈现气管、支气管坏死,浮肿或血管损伤等症状。空气中氯化氢的浓度达500~100ppm时,无法作业难以忍受;达100~200ppm时,短时间即十分危险;达200ppm以上,数分钟死亡. 1.3.1.6.烟灰:烟灰是由悬浮在空气中未燃烧的细粒及分解物所构成。烟灰的颜色随可燃物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