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考科试题解析1若人类吃的牛肉来自於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DOC

自然考科试题解析1若人类吃的牛肉来自於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考科试题解析1若人类吃的牛肉来自於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

1. 若人類吃的牛肉來自於以玉米為飼料的牛,則在此食物鏈中,牛和人分別所扮演的角色依序為下列何者? (A)生產者、初級消費者  (B)生產者、次級消費者 (C)分解者、次級消費者  (D)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 【答  案】D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二冊第5章第2節 【試題解析】牛吃玉米為初級消費者,人吃牛肉則為次級消費者,故答案是(D)。 2. 以太陽為中心,類地行星之運行軌道由內到外的排列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B)水星 → 地球 → 火星 → 金星 (C)火星 → 地球 → 水星 → 金星 (D)火星 → 地球 → 金星 → 水星 【答  案】A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五冊第7章第1節 【試題解析】類地行星由內而外是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A)風向以西北風,或東北風為主 (B)有時上午晴朗,下午卻下起雷陣雨 (C)當大陸性高壓增強時,各地溫度會跟著升高 (D)受太平洋高壓籠罩時,常是連日降雨的天氣 【答  案】B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六冊第3章第5節 【試題解析】(A)臺灣夏季為東南季風;(B)即夏季午後雷陣雨;(D)高壓籠罩為晴朗天氣。 4. 花花在製作如圖(一)的電路裝置時,發現導線不夠長 ,無法將A、B兩點連接。她使用下列哪一種物質將A 、B兩點連接後,按下開關,卻不能使燈泡發亮? (A)塑膠直尺  (B)石墨圓棒 (C)銅製小刀  (D)銀製筷子 【答  案】A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五冊第4章第1節、南一版第五冊第4章第2節 【試題解析】(A)塑膠直尺不是導體,不能導電。 (A)可結出果實  (B)其染色體數目為甲盆中植株的一半 (C)沒有維管束  (D)其性狀的基因型和甲盆中植株相同 【答  案】D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二冊第1章第2節、南一版第二冊第2章第2節 【試題解析】(A)蕨類植物沒有果實;(B)(D)用根莖葉來繁殖屬於無性生殖,所以染色體數目和性狀與甲株相同;(C)蕨類植物具有維管束,故答案是(D)。 6. 研究員在不同氣溫條件下,測量某受試者呼氣 、尿液、汗液和糞便中的水分,利用這些數據 計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表(一)所 示。根據此表,若受試者在測試期間生理現象 皆正常穩定,且空氣中的溼度保持在固定的範 圍內,則推測在氣溫7~11 ℃的環境下,此受 試者最可能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呼氣時不會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較尿液少 (C)以糞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熱時增加 【答  案】B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一冊第6章第3節、南一版第一冊第6章第4節 【試題解析】(A)呼氣會產生水分;(B)如表所示,當氣溫下降,汗液所失去的水分較尿液少;(C)如表所示,以糞便形式失去的水分,不受氣溫所影響;(D)如表所示,尿液在炎熱時所失去的水分較氣溫低時少,故答案是(B)。 7. 圖(二)為某池塘生態環境中生物 分布的示意圖,圖中哪一生物可用 來合理推測太陽光會穿透到此池塘 的底部? (A)魚 (B)蝦 (C)水草 (D)岸邊植物 【答  案】C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二冊第5章第4節 【試題解析】水中的水草需要陽光才可行光合作用,有水草的地方代表陽光可穿透,故答案是(C)。 8. 表(二)為四種人工食品的內容物及總質量。若攝食等量的此四種食品,則依據表中資料判斷,下列何者可提供人類最多的能量? (A)甲  (B)乙  (C)丙  (D)丁 【答  案】B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一冊第3章第1節 【試題解析】蔗糖在人體可被消化成葡萄糖而被細胞所吸收;纖維素無法被消化吸收,不能產生能量;礦物質則不含能量。選項中乙所含蔗糖最多,故答案是(B)。 9. 將蒼蠅養在甲、乙兩瓶中,甲瓶內有放捕蠅紙 ,乙瓶內沒放捕蠅紙,其餘實驗條件皆相同( 培養基、有翅和無翅的蒼蠅皆等量、兩瓶皆以 棉花塞住……等)。8天後,甲瓶內僅無翅的 蒼蠅存活,捕蠅紙上皆是有翅的死蒼蠅,但乙 瓶內有翅和無翅的蒼蠅皆存活,如圖(三)所 示。下列對此實驗的解釋或推論,何者最合理? (A)甲瓶的環境較不利於有翅的蒼蠅生存 (B)乙瓶內有翅的蒼蠅能存活是因為發生突變 (C)無翅的蒼蠅比有翅的蒼蠅更適合生存於乙瓶 (D)此實驗可推論出若蒼蠅不常使用翅則翅會退化 【答  案】A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二冊第3章第1節 【試題解析】甲環境中,捕蠅紙上的有翅蒼蠅皆死亡,無翅蒼蠅皆存活,代表不利有翅蒼蠅生存,故答案是(A)。 10. 以下為描述某顆高山上的岩石成為岩石碎屑並經由河流到達平原的過程: 甲、岩石中的鐵與氧氣作用成為氧化鐵,使岩石逐漸破碎鬆動; 乙、岩石在地震時掉落河谷,途中撞擊到其他岩石而碎裂; 丙、岩石碎屑在河流中翻滾碰撞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