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会考散文范文
29、文章最后说“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4分) 学生1: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学生2: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 学生3:指代作者看来秦淮河虽然是如此艳丽奢华,可灵魂仍是那样优雅高贵,不为浮华所玷污。 预设 答案 分析 答非所问 要点不全,语言不精练。 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静谧的、自然的。 参考 答案 审题不清 小结 1、认真审题意识 2、区域定位意识 3、分点答题意识 4、规范书写意识 会考散文阅读 2013年6月 散文 文学四大体裁 小说 诗歌 戏剧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议论散文 散文的特点 散文最基本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散文没有离奇的事件,没有吸引人的情节,只能靠描绘或思考的深入细致,构成某种意境来打动读者。散文又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韵味,是随语言的表达自然地散发出来的。 因此,阅读散文要善于理清思路,分析意境,鉴赏语言及写法,从而深入领会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 (一)预想寻旨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散文,应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以致无法准确答题。 一般来说,可抓住文章的标题、结尾和开头段进行预想。 (二)抓点连线 预想之后,须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文必有思,思必有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富,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阅读散文,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 (三)寻象悟境 许多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 如设事喻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即景生情的《前赤壁赋》,移情于物的《白杨礼赞》。 散文的描写要达到意与境的统一。有境无意,只是生活的照片,是呆板空虚的描写;有意无境则又流于抽象,是空荡荡的呐喊,是教条说教。 阅读欣赏散文,应抓住文章中的形象画面,作由景及情的揣摩,由事及义的联想,分析其特点和作用,进而体味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品味语言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凝练。 鉴赏散文作品的语言,须结合语言环境,辨明所用的技巧,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 (1)重视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2)重视文中议论性的语言。散文的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和描写,但最重要的是抒情和议论,因为他们是记叙和描写的深化,往往是散文主旨的载体。有了这些抒情和议论,文章才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 (1)重视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反问、设问、双关、夸张等。 (2)重视文中议论性的语言。散文的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和描写,但最重要的是抒情和议论,因为他们是记叙和描写的深化,往往是散文主旨的载体。有了这些抒情和议论,文章才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 议论,把前面的记叙和描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鉴赏写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明晰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散文常见的写法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等,同学们应注意积累常见手法的术语、特点及其作用。 形(表、实) 人物(行为特征) 事件(具体表现) 景物(有何特点) A描写了什么形象 B描述了什么特点 神(里、虚) 复现情境 体悟情感 情(抒了什么情) 理(明了什么理) 志(言了什么志) D 运用了什么语言 E 运用了什么技巧 C 抒发什么情感 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写 象的解读 人(言行) 事(表现) 物(特点) 景(特征) 感知角度 的描述 境的复现 情的体悟 想像力 读者与作者对话的平台 如闻其声 如观其色 如嗅其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