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投稿范文暗夜中可以听见灵魂的舞步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诗词投稿范文:暗夜中可以听见灵魂的舞步
诗词是从古代到现在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古代的诗词和现代的诗词差别也是很大的。诗人在作诗的时候一
般都和当时的心境有关系,本文就是一篇诗词投稿范文,文章题目是:暗夜中可以听见灵魂的舞步。
摘 要:文章认为在精神的暗夜时代,诗人可以固守内心,“作茧自缚”,通过写作开辟个人领地。刘发扬对于故乡
、少年记忆、人生初情、自然山水等远离现实的“陈旧”实物的眷恋不忘,在追忆中不断获得临时信仰,这便是一种
看似保守实则积极睿智的态度,也是一种以进为退、以柔软为力量的反抗。
关键词:刘发扬,临时信仰,节奏,反抗
故乡门前的柿子树�M黄澄澄的挂在记忆的枝头�M换我回去�M那些温暖的日子�M一直闪耀在我夜深的梦里�M
这几句写在刘发扬诗集《温暖的旅途》的封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的句子,却像一个隔着无数年代的旧木梯,平常、坚
固,从容的引领我们走进一个诗人的精神领地。
诗人刘发扬出生于1970年,现居桂林,八十年代开始走上诗歌创作道路,在诗人接受知识的关键时期,毫无疑问赶上
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度理想与激情的文学黄金时期。然而,短暂的文学黄金时期转瞬即逝,紧随其后是1989年的撕
裂般的疼痛,可以说,诗人在这种大时代的背景下,在断裂与维系中完成基本的知识框架搭建,也完成了社会中的“
大我”与文学中的“小我”的建构。步入90年代,恰逢90年代百家齐放的“个人化写作”的倡导时期,主要走向来说
,“诗歌偏向诗人个性,诗人个人经验收缩的诗歌”[1]。
个人化写作拒绝意识形态、集体主义等犬儒文学态度,关照自我的状态,自我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诗人们可以独
立的选择自己的创作道路;时光洪流、泥沙俱下,90年代伴随商业狂潮的席卷,为了安心立命,刘发扬也逃离“缪斯
”的神殿,成为万千“下海”大军的一员。可幸的是,在商场中的摸爬滚打,并没有磨灭诗人坚守诗神的信念,沉淀
之后,带着万分不舍“痴心不改”的拿起笔记录下诗神眷顾的灵感与个人内心的坚守。
一、临时信仰的反抗
刘发扬的诗歌中没有大悲大伤、大起大落,很多诗篇不禁使人想起这样的画面:河流、山川、见闻、疲惫的商人,内
心深处的家国、童年记忆最深处的留恋。诗人或咏物,或直接抒发人生感触,固执的坚持书写内心,开辟个人的写作
领地,坚守一个诗人开拓的战场。
一个诗人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大体会有相当的精神景观与之匹配。“四周风起时,簌簌作响的/是心事,是埋藏着期待
的心事/月色轻轻的不露痕迹/风声轻轻的不显威仪/没有蝉叫蛙鸣遥远的犬吠/打破这夜的黑夜的静/思念便铺天盖地,
扑面而来/在月色里把远方望断。”(《初春的夜》)用字不多,勾勒出初春夜晚诗人的背影,安静的立于山水花鸟之
外,略有所思。我是北方的汉子因为向往/在南国生根就像北方的胡杨……如果可以也让北国的雪滋养下南方那些贫
瘠的绿/让天下大同世界大爱。(《雨水时节》)诗人渴望世界大同,渴望北方的雪滋养南方的绿,更多的是渴望南方
带来故乡般的归属感。居住在桂林这座游离于都市罅隙的小城,在经历商场的种种荆棘之后,刘发扬诗歌低调、平和
,带给我们温暖的
感受。
诗人,这两个字可以理解为诗人这个群体,也可以看作一个具体的诗人。一个人在诗歌朝圣的路上,随时需要面对来
自生活的暗箭和精神的困境。于是,面对无法妥协的困境,以诗歌为利剑反抗种种问题几近成了每个诗人的一份使命
。诗人群体对黑暗处境的反抗,从大的历史层面来讲,比如1976年的“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人们用诗歌来悼念周
总理,用诗歌表达他们对周总理的怀念对四人邦的痛恨。大历史下,个体的声音卑微不堪,纵然微小,退一步讲,如
果没有诗歌,面对压抑残酷的十年文革他们能用什么来反抗漫长无边寒夜的侵袭。当财富、荣誉成为今天的主流追求
时,刘发扬的诗歌创作是一个诗人的精神反抗,在无限喧嚣里发出自己的呐喊。这声呐喊,不声嘶力竭,他以一个心
怀佛性的诗人,以内心的浩瀚、童年的记忆、对家乡的归属,孤独的对抗时不时袭来的暗夜寒冷。
诗人曾说“人之所以立于世,除了社会价值外,还有精神价值存在我们内心。我信佛,佛教导人们向善除恶!我爱诗
,我写诗,诗让我的生活有一种希望,让我有创作的成就感。”[2]“鸟不知去哪了/这冬天的雨里,它们的小巢会不
会漏雨/它们会不会为下顿粮食发愁/会不会为子女们在这个他们暂时居住的城市上学/束手无策”(《冬雨》)表面写小
鸟的巢,实则写城市的外来者的心酸,字里行间尽是诗人的悲悯之心。诗如其人,刘发扬诗歌对事物的描述中注入了
自己的真实感受,人生态度与思考,带入对若小生命的关怀。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