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由来及简介.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筝的由来及简介

风筝的由来及简介 风筝的起源和演变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风筝为中国人发明, 至今已2000余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风筝名字的由来 风筝的制作 风筝的分类 我喜欢放风筝 在田野郊外放风筝能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放风筝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放风筝可以将梦想放飞,让它飞向美丽的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 ? 风筝的来历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 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官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象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自一九八四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旅游者以四月二十日前抵达潍坊为宜。整个风筝节期间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传统的民族花灯展览,在夜幕下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民族焰火,以其绝妙的燃放技巧,展现历史戏剧故事场景,令人不胜激动和赞叹;风筝音乐会上,艺坛名星的精彩演唱使人陶醉。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 易于起飞。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村,便是风筝的故乡。 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年画与风筝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历届风筝节的中外风筝佳作,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风筝的传播 风筝图片欣赏 风筝之最 风筝的形状各式各样,可谓千姿百态。 潍坊风筝艺人解汇泉制作的板子、硬翅和立体相结合的“鲤鱼跳龙门”风筝,高10米、宽7米,面积74平方米,近似四张乒乓球台那么大。 潍坊风筝艺人唐延寿制作的微型风筝,在一个火柴盒里装有三只紫燕风筝。乍看像从邮票上剪下来的,其中最小的一只长25毫米、宽24毫米。 1969年7月13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中学生加里放出的风筝,绝对高度为10830米,放出的风筝线长达17000多米。 潍坊风筝艺人杨连仲制作的“梁山好汉”风筝,一根风筝线接连放起108只风筝,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108人的名字依次绘画,每只风筝高1米、宽1米。 西方人利用风筝的科学探索 富兰克林的引电实验 1749年,英国哥拉斯葛大学天文学家亚力山大·威尔逊在苏格兰的格姆拉奇做了一次试验:他用六只相连的风筝当运载工具,把一些仪器送上天空,测量风力、温度、湿度,这次风筝放飞高度为915米。 1752年6月,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费城郊外的科罗拉多山上做了吸取天电的实验。他以一块大丝绸方帕做成风筝。在风筝尾绳木棒上固定一根金属针,将金属风筝线引进屋子里与玻璃瓶中的金属相连接,当天空闪电打雷时,雷电便沿着金属线导向玻璃瓶进行充电,金属电极就闪光,由此证明雷电与电灯的电一样,有“电物质”。这就是世界科学史上有名的“费城实验”。 在富兰克林之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