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雨桥及侗族文化
风雨桥简介 风雨桥亦称风水桥、福桥、回龙桥,壮语叫“厅哒”,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是杆栏式建筑发展及延伸。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浙江等地,多见于南方百越之地。风雨桥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建筑物。 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风格别具一格,建筑技巧高超。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而是依据力学原理和杠杆原理,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 建筑细节(一) 廊亭为木结构,采用凿眼与样仿相结合的办法,直穿斜套,相互勾连,从而形成严密的整体,整个廊将栏杆、坐凳连接柱廊,巧妙地将它的使用功能与结构功能结合起来。栏杆外设有腰檐,既增加了桥体结构的完整性,有保护桥面及桥托架,使之免受太阳的曝晒和风雨的侵蚀。 跨桥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 桥墩上通常设两排托架梁。在墩台上则采用悬臂托架支撑主体桥跨结构。风雨桥的墩台山石青条石垒砌而成,坚固耐久。 建筑细节(二) 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 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形状。 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热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于桥上,供行人解渴。 风雨桥的现实意义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标志风物,也是传统建筑,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作为侗族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是侗族先辈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文化遗产,也是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晶。 著名的风雨桥如: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龙津风雨桥、广西三江县程阳风雨桥、贵州玉屏县野鸡坪风雨桥、湖南通道回龙桥、龙胜平等风雨桥、湖北恩施风雨桥等。 风雨桥面临的传承危机 鉴于我国大量传统建筑在城乡建设中连遭厄运:襄樊元代城墙被拆毁;福州三坊七巷被拆掉;北京四合院群体性消失;定海的历史文化街被拆毁等的经历,以及风雨桥作为中国木结构廊桥的桥梁形式在很多侗族地区逐步消失的现实情况,对风雨桥的传承与保留值得引起各方的重视,得到有力保护。 广西三江县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简介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处,建于1916年,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 桥体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作为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程阳风雨桥的历史地位 程阳风雨桥与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这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程阳风雨桥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建筑技艺和雄伟风姿而闻名于世。郭沫若先生曾题诗曰: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风雨桥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个人观点:风雨桥在景观园林中作为划分与组织空间、作为交通廊道、引导游人路线、形成景观焦点的园林构筑物,可以应用于河流、小溪、河谷、湖泊等水体之上,使之与周围森林草地、似锦繁花相得益彰,共同组成一幅别具风格、赏心悦目的美丽画卷;在丰富园林景观的同时,也能向广大游客传播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增进侗族人民对本族文化的自信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 * * * 风雨桥及侗族文化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