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史实践调查报告
※近代史课程实践小组※组长:※组员:※调查主题:岳麓山英烈陵墓之辛亥革命系列目录正文………………………………………2 会议记录…………………………………8心得体会…………………………………12附录照片…………………………………18岳麓山英烈陵墓与辛亥革命历史调查报告调查时间:组长:组员:调查目的:通过走访岳麓山上各个与辛亥革命有关的英烈的陵墓,了解他们对我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并由此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近代史,培养爱国情怀。调查背景:百年前,在湖南这片热土,涌现了数以万计的辛亥革命志士,孙中山曾如是“夸赞”湖南人:“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的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根据史料记载,先后有55名辛亥革命志士入葬岳麓山。这些陵墓群是岳麓山增添了更多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一个适合走访调查的佳地。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 1、公墓介绍: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五轮塔东向坡下,为一处民国时期简约式的烈士公墓。据考证:在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期间和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湖南派出民军援鄂参战,牺牲者甚多。l916年,在两次援鄂战争中牺牲的部份湘军烈士遗骸回归故土,公葬于岳麓山。该公墓群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方形,长约12米,宽约8米,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由墓围、墓碑、墓冢、石栏等组成。腰椎形墓围由花岗片石砌成网纹,中嵌长条形石碑一通,阴刻隶书“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墓”,高1.3米。阵亡将士分两排并列安葬,今残存16冢,冢前各立石碑,墓群前有石栏围护。所葬烈士有:熊亮、黄心田、王晃秋、许在堂、熊毓璠、周国宾、徐履中、刘亚清、谈星堂、熊南生、谢贤士、朱积达、郭长贵,另有无名烈士4人。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为湖南湘军援鄂的历史见证,2005年8月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墓作为岳麓山辛亥革命志士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辛亥革命在湖南及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历史追溯 1911 年10 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发动长沙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当时,全国首义地区武汉正处于激烈的战争之中,起义军民与清朝廷的南下反扑之师浴血苦战,因寡不敌众,势已难支。湖北军政府向湘求援之电,日必数至。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湖南革命党人,着眼于全国革命的大局,决定派湘军援鄂,巩固首义地区的胜利。先后四批援鄂湘军,总兵力达8000 余人。而阵亡的人数达到千余人,仅仅剩下292个名字。这里安葬的不仅仅是一群烈士,更记载着一段历史。援鄂湖湘子弟在前线的浴血奋战,见证了湖南人在历史紧要关头所体现出来的豪气、勇气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因此,援鄂牺牲后长眠于长沙岳麓山的湖湘子弟,永远是湖南人的光荣。陈天华姚宏业墓 陈天华、姚宏业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麓山寺左后方的山腰,为一座民国时期长沙地区具有特色的分冢共莹的石棺式名人墓葬。据考证:陈天华(1875至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湖南新化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著有《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华兴会、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1905年冬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发《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于12月8日愤而在东京大森海湾,留《绝命书》万余言,勉励同学“坚韧奉公,力学爱国”。姚宏业(1886至1906),字剑生,湖南益阳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于日本神田之青年会组织路矿学校,首倡保护路矿主权。曾参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发《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后回国创办中国公学,因遭官绅阻扼,于1906年3月悲愤投黄浦江而死。1906年5月23日由禹之谟等发动长沙民众公葬二烈士于岳麓山。 该墓占地面积66平方米,座西朝东向,由墓碑、石棺、墓围、拜台、香炉、案桌、墓栏等组成,均为花岗岩质地。拜台南北向,通长6米,东西向进深2.8米。墓手两侧摆放旗鼓石石凳各两条,正中自东向西有香炉、香案各一。其中,香炉高35、长33、宽20厘米,香案正方形,高30、长60厘米,拜台北侧处立墓志铭碑一通,高150、宽51厘米,主要记述陈天华生平业绩,铭文系1921年曾继悟撰写。墓冢为花岗石凿成的石棺,立有墓碑四通,主碑高163、宽50厘米,分别直书阴刻“陈烈士天华之墓”、“姚烈士宏业之墓”字样,主碑两侧的附碑高137、宽40厘米,分别直书阴刻“中华民国元年”、“六月湖南公刊”。碑文均为行书字体,庄重严谨。莹地中央北侧为陈天华烈士石棺,长2.54、宽1.16米、高0.76米;南侧姚宏业烈士石棺,长2.48、宽1.09、高0.76米。棺盖呈半圆形,由三长条麻石粘合而成;墓围呈弧状,宽30厘米,南北直径约5米、东西直径约4.6米,墓手浅浮雕仙鹤,长条花岗岩石竖砌。墓栏高1.05、长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