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献给那些正在创业的中小企业老板.doc

感悟献给那些正在创业的中小企业老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悟献给那些正在创业的中小企业老板

谨以这些感悟献给那些正在创业的中小企业老板。 ———题记   序      在我每天接到的电话中,有很多是培训公司或咨询公司,整天动员我去参加什么总裁班、战略培训班、EMBA等等。这些公司都感觉老板的钱好挣,但所有的课程都大同小异,只要听一堂课,其余的就可以不用再听了。这样的培训,讲得都是大道理,举的案例也都是某个公司的战略规划或投资选择等这方面的内容。说实话在我16年的经营生涯中,真正让我战略抉择的时候少之又少,但更多的让我耗费心力的是一个公司内部日常运作管理,但几乎没有这样的培训。我猜测,这样的培训,必然是细节管理,就像魔术一样,大型幻化魔术其实只要掌握原理很容易操作,但一些近景小魔术或手法,却往往才能体现出一个魔术师的功力。而很多的培训师只是从一些资料中或某些以咨询身份从事的某些实践中获得的培训资料,自然很难具体讲解日常的管理细节,因为他没有真正地长时间地从事过日常管理。所以,我一旦发现能够讲一些细节管理或团队细节管理的课程,我便视为圭臬。同时,看到许多的创业的老板,在日常管理常常处于尴尬与困惑境地时,我想到我的管理思想的完善过程。最初代理数码产品时,我关注仅是销售业绩,很少关注内部管理、团队建设,更谈不上内部沟通了。    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店面越来越多,内部员工越来越多时,我发现自己的思想如果不发生变化,便会很快步入其他创业者昙花一现的命运。因为我知道,市场竞争,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经营实体与另一个经营实体之间的竞争,但其本质上却是企业内部日常管理与团队建设方面的竞争。所以,我慢慢地将自己的工作重点倾向于内部管理方面,尤其对人力资源、团队建设方面的管理。在这中间,我遇到过许多的困惑,经历过许多的失败与成功,从中积累了很多可以供他人借鉴或移植的管理经验。    这些经验,不是商学院的经典管理理论,也不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经过自己近二十年来的打拼与实践,一点点用汗与泪换来的,所以我可以自豪地说,这此经验都是经过长时间地试验过,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公司,但至少有较大的借鉴与参考价值自1994年成立第一家公司以来,至今已经16年了。16年虽然没有发展成为海尔、联想这样的大公司,但每每看到身边一同打拼、竞争的公司一个个倒掉,而自己的公司依然存在,就不禁有一种释然与自豪的感觉升起。在这个市场经济无处不在的社会里,生存是第一位的,尤其像我们这些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只能靠自己打拼的中小企业,能够生存下去,自然已是不易了。   从创业开始,我便将企业定位于连锁零售行业。因为我喜欢商业,感觉在商业的激烈竞争中,方有成就感。最初的公司是代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数码产品,在90年代时,主要代理随身听、录音笔、单放机等,那时的数码市场正处于上升阶段,整个电子市场都非常火爆。当时像苏宁等这样的大商场尚未出现,代理的门槛较低,利润也非常可观,也正是那时,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为以后公司的扩张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但到了这个世纪初,电子市场饱和,大型电器商场加入,代理变得有市无价,利润也是一落千丈,公司所代理的连锁专柜也处于萎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做出二次创业的规划。2000年后,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空间。期间,我参加了无数的招商会,考察过无数的投资项目,朋友也介绍过一些机会,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没有一个合适的。在我的潜意识里,我知道我想要什么。首先,我必须继续做商业,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积累的优势;其次,我想拥有自己的品牌,但不是现在,现在依然是原始资本积累、营销网络建立、团队建设与管理的阶段,这就决定了,还是要走代理的路子,当然鉴于电子市场饱和的情况,不能再在电子数码转圈圈。于是我转向了代理门槛低、竞争更激烈的服饰类行业2001年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美国一个国际品牌MC(化名)的皮具与服装正要进入中国市场,正在面向各地招商,而且第一批均以省级代理为主。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可能就是我一直寻找的机会。于是怀揣100万元,直接飞到广州,现场考察这个项目的动作情况。   都说投资就像谈恋爱,有时就是靠着一时的冲动便会决定自己以后一生的路程。就这样,从决定前去考察到最终决定投资代理,仅短短一周的时间,而这一投资,到今天,让我为之奋斗了十年。看趋势,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仍然还要继续下去。今天回想那时的投资,真是自己的一时兴起,没有完善的市场调研与运作分析,也没有详细的经营运作逻辑分析,仅是凭着自己当时的一腔血,一拍脑袋做出的感性的决定,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   到目前,这两个公司都还一直运作着,只不过后者处于发展扩张的趋势,而前者处于萎缩谋求二次发展的状态。企业到底为什么要管理?          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被管理者学会自我管理。即:持续激发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其学会“正确地做事”以及“把事做正确”。由于“难于自律”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