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加强疗养院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管理.docVIP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加强疗养院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管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加强疗养院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管理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加强疗养院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管理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急剧升高,由此引发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关注的焦点。 21世纪,循证医学认为MS是以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合并出现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健康的临床症候群。MS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老年人是MS的高危人群。美国第3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MS患病率也随之增加,20~29岁组患病率为6.7%,60~69岁组为43.5%,而7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高达42.0%[1]。近年来,我们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对疗养院MS患者进行规范达标治疗的健康管理,收到较好效果。措施如下。 1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目前是MS患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增加的危险因素,所以被视为MS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在众多病因中,超重或肥胖与MS的关系尤为密切,是M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2]。超重和肥胖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及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热量、限制糖类、限制脂肪、保持蛋白质摄入量等)、运动及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措施是治疗重要支柱,但采用上述的措施后,可能疗效甚微。而且即使体重下降,维持也尤为困难。将药物治疗作为减轻和维持体重之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控制体重指数(BMI)目标:BMI1 g/d,血压1.04 mmol/L(40 mg/dL);LDL-C2.6 mmol/L(100 mg/dL)[6]。 5健康教育 我们在疗养院加强对MS患者的健康督导,让患者从思想上重视自始至终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MS的基础,可以增强MS治疗的疗效。 5.1用药的健康教育疗养员往往一人多病,患病数随增龄而增加,用多种药物,且长期应用。一种药对某种疾病起治疗作用而在另一种疾病可加重和诱发急性发作[7]。要反复强调老年人用药原则:个体化,慎选,小剂量开始,严密监护,随时修正,警惕药源性损害。 5.2 心理健康教育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可以导致许多身心疾病。随着异常代谢指标数量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8]。从入院评估时发现大多数患有MS的疗养员对其病症认识不足,一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对治疗预后顾虑重重,会产生恐惧、猜疑、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针对这种心理反应,对疗养员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不适及疾病的转归,帮助疗养员树立信心,使其了解相关知识,打消顾虑,以积极情绪接受治疗,正确对待疾病带来的不适,随着病情好转,疗养员思想压力逐渐减轻。 5.3起居饮食健康教育注意膳食平衡,减少热量,强调低钠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增加有氧运动,戒烟限酒。 5.4出院健康教育填写出院宣传卡片,包括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劳累、戒烟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调节,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 我们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加强对MS患者的健康管理,强化患者健康管理意识,这样会使MS患者拥有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Ford ES,Giles WH,Dietz WH.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syndrome among US adults:finding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JAMA,2002,287:356-359. [2]Ghckrnsn PD,Hanson MA.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themetabolic syndrome[J].Trends Endocrinol Metab,2004,15(4):183-187. [3]张艳芳,吴汉妮.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J].国外医学,2003,25(5):297-299. [4]Aldi TK,DC Rao,Alan BW,et a1.An evaluation of themetabolic syndrome in a large multi ethnic study;the FamilyBlood Pres-sure Program[J].NutrMetab,2005,2:17. [5]Malik S,WongND,Franklin SS.Impac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diovascu-la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